中国还有大量的需求没满足,特别是服务业。政府需要做的是用解除对经济的过度管制来释放民间的需求,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四万亿扔下去能不能起作用?我并不乐观。 有人说1998年我们也执行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经济不就结束了下行,转为增长吗?确实是这样。但是当我们分析数据之后就会发现,1998年财政政策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经济反转的最根本原因是两个: 第一,房地产投资的突飞猛进,原因是什么呢?因为1998年我们进行了住房改革,取消了分配住房,把住房推向了市场,忽然在国内打开了一个巨大的房地产市场,这个新的产业支撑了我们经济发展,一直到今天我们房地产投资已经占到固定资产总投资的1/3以上。而房地产市场的启动跟四万亿没什么关系,房地产市场是靠改革启动的。第二大原因是什么?就是进入WTO后的外部需求。 为了培育新的增长点,首先要打破政府垄断,你把垄断一打破,需求全出来了。加油站需求有的是,但是现在除了两大垄断公司以外,别人不能建;移动通讯,增值服务,需求大得很,但是又是垄断。一个为了释放需求,一个要打破垄断,这两件事是联在一块的。 除了垄断行业以外,我们的服务业需求非常大。aihuau.com 为什么我们经济增长10%还解决不了就业问题,就是因为我们把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了制造业上而长期忽视服务业,这在世界各个主要经济体中都是相对落后的。我们服务业占GDP比重不到40%,美国是80%以上、日本是65%。连经济发达程度不如中国的印度,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也有50%。 服务业长期的落后和政府的管制有着直接的关系。 我所说的服务业不是所谓洗头的、捏脚的,而是金融服务、电讯服务、交通运输、港口机场、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媒体娱乐,这些行业有很大的空间、很多投资机会,能创造大量工作岗位。拿金融服务业来说,我们80%以上的中小企业、几乎百分之百的农民没有金融服务,如果把这个市场打开,我们能创造多少就业? 再就是医院,医院有多大需求?我们现在怕去医院,拥挤、嘈杂、肮脏、排队等候、红包、关系,没病也给搞病了,不敢生病。什么问题?医疗卫生服务的供应严重不足。办几千个医院有什么不好?现在医学院的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医院太少了,办几千个医院,把医院管制放松、解除,投资机会就出来了,就业机会也出来了。 为什么医疗服务的供应长期落后于民众的需要?因为管制。想办个医院,先到卫生部报批,等着吧,两三年不批,为什么不批也不告诉你。民营医院想了各种各样的办法打擦边球、钻墙角,最后还是经营不下去,政府铁打的医疗体系阻碍了资源流入。 现在不提政府管制,反而把气都撒到大夫身上,说大夫医德有问题。大夫的工资也是管制的,不能由市场的供求决定医生的工资,医生的收入长期低于市场价值,但市场的规律总是要顽强地表现自己,表现的方式就是红包。不给医生涨工资,还骂他收红包是医德有问题,这不是市场经济的逻辑,是计划经济的逻辑,我们在市场经济中老用计划经济的逻辑,把事情全搞扭曲了。
![中国下一个经济增长点 服务业是下一个增长引擎](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738416336100.jpeg)
对文化娱乐体系过度的管制,一个片子出来三堂会审,关系搞得不好就说你品位低下不能播。文化娱乐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事,有人愿意做、有人愿意看,你为什么要插一杠子评审呢?为什么你的口味就比老百姓高雅呢?这种无所不在的管制束缚了我们经济的发展。 政府管制经常做两件事:第一就是作茧自缚。中国还是一个中等发达程度的经济体,跟日本不一样,我们有很大的潜力,但我们作茧自缚;第二件事就是“逼良为娼”,如果没有地下钱庄,我们的民营企业不能走到今天,地下钱庄为什么是非法的呢,因为不让合法。地下钱庄如果能在阳光下操作,大家去注册,政府可以收税、可以监管、能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创造了就业,何乐而不为呢?中国还是一个落后国家,民间的需求非常大、潜力非常大。政府需要做的不是一手压制民间的需求,一手自己创造需求,而是解除对经济的过度管制来释放民间的需求,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没有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这个经济就要在谷底长期地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