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下午应邀给广东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的教师做了一个“《珠江三角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与管理学研究重心的转移”的学术报告,首次涉及一个自己想了好久但一直没有完全弄清楚的问题:即一个门学科的兴趣与衰退,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
这次报告中,我重点谈了几个观点:
一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2020年要把服务业产值的比重提升到60%,而现在这个比重还只有45%左右。显然,这是一次革命性的经济大转型,即广东经济将从第二产业主导的生产型经济向第三产业主导的服务型经济转型;
二是从管理科学的兴起与发展的历史看,管理学的演变与工业化进程有关密切的关系,即在工业化初期,管理学兴趣,而在工业化进程中期,以研究工业企业管理为主体的管理学开始大发展,依此类推,在工业化进程后期和后工业化时代,服务企业管理将成为管理学研究的重心和主流;
三是服务型经济的形成,一方面来源于新兴服务业的发育成长,另一方面来源于工业制造业的产业分化尤其是服务外包,与此相关,服务型经济背景下的管理学研究,除了研究新兴的服务管理领域的内容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视角就是原来工业企业管理研究的延伸——即朝向前向左的服务领域拓展;
四是管理学研究重心的转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为随着服务业的大发展,相应的管理实践不仅提供了研究的大量新的“原材料”,而且强大的市场需求会提升研究的价值,从而激起研究者兴趣的变化和转移。
总之,我们的学术研究,尤其是应用性的经济管理类研究,必须密切结合实践的变化,将自己的研究融入到实践中去,这样才有强大的生命力,也才有价值。高校老师也应尽量紧跟实际的变化,从教材建设、专业设置与教学内容的变革上,与实际需要相适应。我觉得,如果结合经济大转型产生的大量管理学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集中优势力量,重点攻关,应该会产生一二个有影响力的研究课题或成果,从而占领了制高点,推进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
一直想写一个《学术批判》系列,或许这也是一个视角和引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