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29日媒体报道一则“广州市规定海归子女中考可加分”在网上吵得沸沸扬扬。据媒体的调查,截止至12月29日有超过84.54%的网民反对广州市的这一项加分政策,表示理解的仅有13.21%。看来这次加分理由的信服度貌似不太够啊。
随后,广州市某副市长也对加分原因给出了的解释,指“给海归子女中考加分”是为了解决留学人员子女回国接受教育“水土不服”的难题,“国内学生多接受的是应试教育,怕海外人才的子女跟不上,最终决定给他们加分”。
另外,广州市《关于鼓励海外高层次人才来穗创业和工作的办法》,中提到的“高层次”人才子女可以列为中考加分的对象,请问这种“标准等级”到底该如何界定?我去柬埔寨搞个小公司混了CEO当两年,到时回来是否也算是高层次人才。
不可否认,大多数的“海归”在国内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某些领域的发展,也能带回一些先进的东西,也相信他们的回来能对祖国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这样的话,如果海归子女确实是在国内城市学校无法很快的适应,相关学校可以根据需要加强相应辅导和帮助,我觉得这还是合理也是比较容易被理解的。但如果就因为TA是海归的子女,中考就可以加分的话,那我想请问某诺贝尔获得者回国他的子女是不是可以免试入清华北大呢?
笔者认为这次广州市 “中考加分”,问题已经不在海归子女是否可以加分,而是中考加分应该遵循怎样的规定,海归的子女中考到底合不合适加分。我们看到,如今的中考加分已经不是一种教育激励的手段,而是成为了一种“增值服务”,一种可以随意交换的条件,泛滥得让人难受。
今年4月份,深圳就已经发生过,因出台措施给“金融高管”子女中考加分一事被教育部猛批并责令调查,那为何一些地方政府还乐此不彼的用这些招来搞特殊呢。如果说是当地政府出台一些措施去吸引人才我觉得是无可厚非,但也得看用什么料。国家相关部门已经明令要规范中考加分,保证全民公平教育,但仍却屡遭一些地方政府拿来把玩,真是让人痛心,更别谈还有什么公平教育权可言了。
既然是海归,既然是回到中国生活,都应该一视同仁,不要老是寻找一些莫名其妙的借口来搞特殊,老百姓很难理解,凭什么?国内教育制度老是碰到有打擦边球的措施问题,使得教育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对某些人群倾斜,我觉得这是不应该的,但事实这现象也是存在的。教育到底还公不公平,《教育法》到底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是不是也该重新好好审视一下了。
最后,我建议广州市政府好好看看,今年四月份教育部发言人就“中考加分”做出的回应:
针对我国部分地区以中考招生照顾政策作为招商引资、吸引人才的一项措施的现象,教育部新闻发言人表示,这些做法均有违教育公平和国家现行教育政策。教育部办公厅已于今天下发通知,进一步强调中考工作的严肃性,进一步规范各地中考工作秩序,坚持教育公益性质、促进教育公平。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在中考工作中严格遵循《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坚持以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为依据,实行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确保教育公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今年中考前对本行政区域内各地现行招生考试政策中加分(或降分录取)项目、分值和范围逐一核查。
各地对符合国家规定的加分(或降分录取)项目、分值和范围,要按照有关工作规则和相应规定,将其作为涉及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公共服务事项,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必要时应举行听证会,并将有关招生政策上报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作者:灵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