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管理技术自诞生之日起,中外企业运用失败的案例就很多。这固然与流程技术本身的缺陷有关,但不可忽视的另一重要原因则是管理人员过分依赖这一技术,把流程管理技术当成了提高管理水平的灵丹妙药。还有同样被严重误用的ERP技术。任何先进技术都只能是管理的工具或手段,而绝对不能成为管理本身,更不能代替也永远代替不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想找到一个好的管理技术企业就能一劳永逸地高效运转——这是永远实现不了的梦想。
流程高效运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前提:一是企业决策体系健全;二是企业组织架构设置合理;三是所有岗位职责明确。没有这三个前提,流程就犹如沙漠上的楼房没有地基,水上的船只没有舵手和桨、飞上天的风筝没有线。
如果企业决策体系不健全,下属事无巨细都要请示汇报,那是无法实施流程管理的。实施流程管理必须从充分相信员工开始。在流程的每一个环节上,员工只按照对企业价值增值有利的原则去做事,而不是以上司意志为转移。企业运行的分分秒秒,都要作决策,如果决策权只是集中在少数人身上,势必大大降低流程运行的效率。
企业领导人应该只负责企业重大决策,更多具体事务决策权必须分解到各个不同岗位员工身上。“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身上有指标”。其实在任何一个运行良好的企业都是“人人都有决策权,范围大小各不同”,否则,“人人身上有指标”就落不到实处。
如果企业组织架构因人而设,不是因事而置,那就必然导致企业事务工作应该有的职责无人承担,有人承担的职责落实不了,流程运行常常被人为中断。人为中断的原因有二:一是没人负责,二是负责不了。
组织架构不健全的企业,就像一个四肢有残疾的人,不管你的大脑有多聪明,走,没有他人稳;跑,没有他人快;严重者甚至动不了,根本没有快速反应能力。当然企业不是人,先天不足是可以改变的。组织架构不健全,完全可以通过架构重组,去残治疾,先健全再健康起来。
岗位职责明确是流程运行最直接的保障。企业组织的事务工作多种多样,各由不同岗位承担,不同岗位的工作又与其他岗位提供的支持和服务紧密相连,任何个人都没有时间和精力,把企业组织内的某一项工作从头到尾独自完成。这就需要配合。配合默契的前提就是:你知道我下一步该干什么,并能恰到好处地提供支持;我知道他下一步该干什么,也能恰到好处地提供支持。没有明确的岗位职责界定,流程就无法运行。
运行良好的企业,组织架构就像由众多齿轮组成的发动机,每个岗位就是其中的一个齿轮。只要一个齿轮断掉,运行流程就会受阻。断的齿轮多了,运行就会严重受阻。断的齿轮达到一定数量,整个组织运行就会陷于瘫痪。顺便说一句,流程运行最害怕的就是权力的大刀。权力的大刀一旦砍下,发动机往往会受重创,运行效率也就毫无保障(可参阅舒化鲁《决战十大竞争力》之《决战流程竞争力》章节)。
任何企业的运行流程都只能是该企业做事方式的优化、完善和总结,而不是照搬照抄他人的做事方式。他人好的做事方式可以借鉴,不能照搬。要想流程运行简洁高效(可参阅张国祥老师文章《寻找简洁高效的运行流程——寒冬生存法则之四》),必须满足前面提到的三个前提:企业决策体系健全;企业组织架构设置合理;所有岗位职责明确。要想快速满足流程高效运行的三个前提,只能通过企业规范化管理来实现,而没有其它捷径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