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着地球做生意》 第一章:纵横国际 先“自在”才有“自由”



     在决斗的场面中,当对方手持宝剑舞得剑气冲天、寒光四射,你会如何因应?是看花了眼?还是吓慌了心?其实,真正的高手,不是跟着对方的剑招起舞,而是拔出剑,看出对方破绽,一剑就撂倒他,但这是需要真正下工夫修炼的。

许多公司之所以开始投入资源拓展国际市场,是因为看到“大好业绩”,眼睛里、脑袋里,想的都是闪亮亮的“﹩”符号,想的都是未来功成名就之后的荣耀光环,于是,就这样义无反顾地一头栽进去。但一旦真正开始做之后,却发现真的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路”,有如身处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这时,才开始担心害怕,于是,“捏怕死、放怕飞”的心态出现了,首鼠两端、绑手绑脚的行为模式开始不断重复,那种“进无步、退无路”的不自由,常常让许多公司苦不堪言、身心俱疲,甚至就此打退堂鼓。当然也有些公司天生就有“硬颈”精神,所以,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是硬碰硬地拼了,部分运气好的公司,还真能拼出些苗头,只可惜不是每个人都有好运,硬拼蛮干的结果,轻则伤筋挫骨,重则生死危殆。就我来看,这是标准的因为“无知”,所以“无惧”。

很多人会问我:“难道你都不害怕?不担心?不困惑吗?”事实上,这些都是人性的一部分,我当然也不例外。只不过,在踏入国际市场业务之际,所有人都必须了解,这不是一场说不玩就能立刻收手的游戏,更不是可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轻松活儿,而是一天24小时、一周7天、一年365天的耐力战。瞬息万变的市场情势,是一种线性连续的压力,如果每天绷紧神经、成天怕东怕西,或是唉声叹气、愁眉苦脸,这日子铁定过不下去,就算勉强撑住也不长久,毕竟人不是铁打的,99%的坚持,也可能因1%的闪失,而全盘皆输。

所以,就我来看,经营国际业务不单单是一种挑战,在每一个亲身经历的片刻都是一项修炼,而修炼的题目就是“自在”。

什么是“自在”?对我而言,自在是愿意敞开心胸(Open Mind)的自然,是无入而不自得,是放空,是放下执著,是做每一件事都先想好最坏的状况(Bottom Line)。从求学开始,一直到职场生涯之后的人生转折历程,我所走过的路都不是太轻松的路,也常常是从没想过会走的路,但我觉得,人生最美的事情是,“你永远不知道明天会如何?”(The beauty of life is you never know what will happen tomorrow?),可能是好事,当然也可能是坏事,但也就是如此,让我有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中,领略如何自在地面对高度不确定,甚至是混乱不明的情境。

满手血水也不喊苦的毅力和不役于心的自在

回忆当时,在初中毕业之后,原本一心以为自己会跟其他人一样,循着高中、大学、出国的共同路径,完成我的求学生涯。但因为当时家庭经济因素的考量,我选择了与其他同学不一样的路,没去念高中,而是进入明志工专就读。相较于其他专科学校,明志工专因为台塑集团的背景,再加上清一色只收男生,学风非常严谨朴实。相较于其他同学读完高中之后,还能热烈期待进入大学的美丽梦想,我却已提前开始为进入社会实作进行一连串的准备。两相对照之下,我必须说,年少时候的我,还真的是有点不平衡的。

特别是每个寒暑假,当其他的初中同学在休息、玩乐的同时,我却是从明志工专一年级起,就开始在台塑集团的关系企业打工实习,有时是在化学气味难闻的染料厂,有时是在必须大量使用极具腐蚀性药水的电镀厂,一天工作下来,尽管都有防护装备,但总是难免伤痕累累、两只手都是流着血水的伤口。如果问我苦不苦,现在想起来,好像真的有点苦,但在当时,我还真的挺自得其乐的,想的都是:“哇,我今天又赚了好几百”、“哇,我一个月可以赚好几千元”之类的事。在工厂工作见到形形色色的人事物,也让我开了眼界,每天去上班,想的不是:“好累,好苦”,而是“哇,我今天可以开始学推车了”、“我今天可以做更难一点的工作了”。

如果再问当时的我苦不苦,其实,我根本来不及想到“苦”,因为,我很清楚,这是我选择的路,这条路的走法就是如此,愁眉苦脸也是一天、唉声叹气也是一天,那为什么我不笑着过一天呢?那时的我,也许还年轻,并没有太深的想法,只是想要快乐过日子,但这却是很重要的,因为这就是“宽容自在”,就是很自然地面对生活、融入生活,之所以不以为苦,就是因为我有不被情绪牵着走、有不役于心的自在。

懂得放空,不执著

在经营国际市场业务的过程中,我常常会问同事:“你眼里看到的是沙坑,还是果岭?”其差异就在于你是不是“宽容自在”地去看一件事,是不是能够不预设立场、不被先入为主的假设左右。

再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自在”,我认为必须先“放空”,而且必须“放下执著”,才能不著于心,但见实相。

对于放空、放下执著,让我来讲个故事给大家听。有次,我与同事深夜开着车奔驰在莫斯科市郊的高速公路上,经过一整天拜访渠道合作伙伴的行程,我们二人都着实累了,一心只想要快点回到莫斯科的饭店好好休息。公路旁的速限指示牌上清楚写着60公里,虽然路上车子不多,但我们还是不敢嚣张超速,乖乖地按照速限行进,但其他人可就不是这么想了,只见一辆又一辆的车子加速超越我们,狠狠地把我们甩在后面。

开到一半,路边突然出现一辆警车,我跟同事说:“哈,刚刚那些超速的家伙完蛋了,一定都会被拦下来开罚单。”但话刚说着,只见那辆警车却朝着我们而来,警察摇下车窗做出手势要我们靠边停车,我心想:是叫我们吗?但看看前后左右,路上还真只有我们一辆车,所以,我们也只能乖乖靠边停下来。两个荷枪实弹的俄罗斯警察走过来,叫我们两个人通通下车、拿出身份证明文件,查了一会儿,连行李箱、椅子底座都被翻查一遍,确定一无所获之后,才挥挥手示意我们可以走了。

但这真的太诡异了,我俩明明奉公守法,为何被拦下来盘查,同事忍不住问警察:“请问,我们没有超速,也没有违规,为什么把我们拦下来?”其中一位警察酷酷地回答说:“就是因为大家都超速,而你们没超速才奇怪,你们是不是做了什么犯法的事怕被抓,所以不敢超速?”警察先生的回答,让我们当场傻眼。

开车违规超速会被开罚单,这应该是举世共同的经验,但谁料得到,开得慢也会被拦下来呢?但如果有了开得慢被拦下盘查的经验,是不是就代表下次就可以飞车超速而不会被拦下呢?

其实,在经营国际市场的过程中,公司时时刻刻要面对的奇人异事实在太多了,说穿了也不足为奇,但这故事突显了一个重点,就是“假设”的迷思,而这也是面对五光十色的国际市场时,随时可能遭遇误坠的陷阱。

因为,很多东西,你看好像是这样,但事实与表相是有差距的,特别是在面对全然陌生、看似迷雾重重的新市场时,许多人都会因为假设、先入为主的迷思,而将自己陷于困境之中。

一面包容,一面怀疑

我必须很不客气地说,很多人的问题就在于:“因为如何如何,所以应该如何如何”,因为,开拓国际业务的过程中,这些“因为、所以”都可能是让你陷入混乱的暗桩陷阱,其原因在于,这些都是“假设”,与真实世界的距离之遥远,可能超乎你的想象。

另外,因为自大、自傲而产生的偏见、岐视,甚至是误解,其实是无所不在的。人都有分别心,会把所见所闻的事物分别归类,甚至进一步分成好的、不好的、喜欢的、不喜欢的。所以,或许可以说,歧视偏见是人的天性。但是歧视,就会让你忽视,而因为忽视,就会不了解,因为不了解,就会形成恐惧而退缩,甚至是误判。

所以,我常常在与同事分享经验时,会说:“要一面包容,一面怀疑”。许多新进同事乍听之下,都会觉得我是不是脑子不清楚,或是随口胡诌一通。因为,既然要包容,又要怎么怀疑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绕着地球做生意》 第一章:纵横国际 先“自在”才有“自由”
但事实上,在每一个不同的市场中,永远都有你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混乱或差异,所以,必须靠包容的心破除先入为主的迷思,才能真正了解对方的文化、生活背景,以及造成双方差异的来源。但要如何厘清偏见歧视,就要靠一颗怀疑的心,随时记得问“为什么”,去问一些不理解或不知道的问题。

因与生俱来的分别心而形成的歧视,或许是人类天性,但却不是绝对无法克服的,而行为的重点就在要一边包容、一边怀疑。心存怀疑,但要实事求是。

包容接受人性的差异,是破除许多先入为主迷思的重点,但包容不代表什么都不用管、什么都不用问,对方说什么就是什么。因为,很多事情不问清楚是不行的,“打破沙锅问到底”是必要的,永远要记得问“为什么?”,否则,就不能怪对方把你当肥羊宰,因为是你自己放弃搞清楚状况的机会。所以,不要假设、想当然、先入为主,而是要去看清楚问题的本质,一定要问问题,而且问对问题,永远都要记得:“没问题,就会出大问题”。

换个讲法来解释,如果有一颗自在的心,在面对变局或逆境时,所展现出来的就不是慌乱、愤怒或是自怨自怜的情绪,而是云淡风轻、无入而不自得的幽默感。我常常跟同事说:“你知道我什么时候最快乐吗?不是突如其来地拿到大订单,也不是意外打败最强的对手,而是完全没有消息,因为‘没消息就是好消息’,一切状况都没有意外,就是平安,就是福气,也是我最快乐的事!”有这样的想法,不是消极的阿Q心态,而是因为我清楚地知道,患得患失、急功近利的心态,会让我失去自在的心境,短线或许会有惊喜,但就长期来看,却可能让我因为妄念执著的期待,难以自在轻松地面对每一次的挑战。

很多人都以为我很擅长“苦中作乐”,因为在很多时候,明明已经是苦到不能再苦了,或者是市场已经烂到不能再烂了,当团队中所有人的士气都已经滑落到谷底,只有我还能乐观地开起玩笑来。这是“苦中作乐”吗?并不尽然。我很清楚的是,我之所以能够带着幽默感看待每一次的变局,其实是因为我“没在怕”,是因为“无惧”,请注意,不是“因为无知,所以无惧”,相反地,而是“因为有知,所以无惧”。

我之所以觉得自在,是因为我在做每一件事、面对每一次变故时,我都已经把最坏的状况“想起来”,而且不只是“想”,而是扳过手指头,细细地计算过自己能够承受多少风险与代价,而这就是我给自己的“底线”。

凭良心说,有时在外面跑得又苦又累,回到家还是会忍不住向太太抱怨。这时,我太太就会用平静的、不带任何情绪的声调对我说:“做得这么累?那就不要做了嘛!回家来,又不会饿死。”但每次我听到这句话,就像是立刻吃了大补丸一样,所有的沮丧情绪一扫而空,整理好心情重新出发。原因无他,就是因为我太太给了我“底线”的支持,就算情况再坏又如何?顶多就是回家而已嘛!

如如不动,方见自在

从底线开始做起,反正最差的状况就是这样了,只要努力过后能够比现在更好一点,每多一分、多一寸,就都是“多”出来的,那都是赚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的自在,就不是强颜欢笑的苦中作乐,而是放空不执著后,真正敞开心胸、无入而不自得的自在。

“底线”在经营国际市场实务中,包括选择进入这个市场所能负担、承受的投资与风险,包括愿意对既有合作伙伴所能够提供的支援与空间,更包括在市场出现变化、合作关系改变时的备援方案。

你要有最大的怀疑,才有最大的信任,因为那代表你已经把最差的情况都想好了,才敢去信任,才不会每天怕东怕西。就像我先前所提到的,经营国际市场是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的连续性压力,其间的辛苦的确很难计算。所以,对于所有选择投入国际市场的公司而言,每进入一个市场,都是要先想好底线,就是敞开心胸,就是要放空,要把要不要做这个市场、能不能承担风险这些思维变成生活的自然。

佛家说:如如不动,方见自在。在这个变化快速的世界里,如果没有一颗自在的心,就无法应付纷沓而来的挑战,金融风暴是如此,进入每一个市场遭遇的困难也是如此。我很喜欢佛经中的一个故事,每每在我遭遇危机或陷入迷思时,我都会想到这个故事。有弟子问佛祖:“我的心到底在哪里?”佛祖微笑地对弟子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提醒了我,眼前的困难障碍,我是用怎样的心在对应。如果只是执著于眼前的表象,被外境所惑,忘了看清楚事物本质,那么,就会自陷于进退不得的泥沼中,所以,要放下、要不惑,更要学习自在不动的心。

前进国际市场,瞎子摸象、绑手又绑脚行吗?请记得,先“自在”才有“自由”!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3295.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散户操盘实战兵法》笔记第一章:左右逢源

学习原文地址:《散户操盘实战兵法》笔记(第一章:左右逢源)作者:咖啡豆第一章  左右逢源1、什么叫左侧交易与右侧交易:底部与顶部未明确前,就买或卖,就叫左侧交易;相反行情明确后再进行操作就叫右侧交易。2、左侧交易与右侧交易谁优谁劣:左

《闪着泪光的决定》读后感 闪着泪光的决定歌词

《闪着泪光的决定》读后感在这个暑假,我读到了一本好书,那就是辫子姐姐郁雨君写的《闪着泪光的决定》当我最初看到着本书的时候,就被那封面上的导语吸引住了,“一个孩子,如果不曾为一件特别想做的事,一个特别想珍惜的人认真过努力过,就不

《绕着地球做生意》 第一章:纵横国际 当“大将军”的梦想

     我小时候的志愿是当“大将军”,这样的志愿,那时看来荒谬,但时隔近半个世纪,却真的实现了!从小看民族伟人或是历史英雄的传记,常有站在小溪边看鱼逆流而上的励志故事,或是打破水缸救出同伴的英勇事迹,还有砍断樱桃树后坦白承认的诚

声明:《《绕着地球做生意》 第一章:纵横国际 先“自在”才有“自由”》为网友旧友终离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