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网上读马社香著《前奏: 毛泽东1965年重上井冈山》 (http://wenjin.nlc.gov.cn/2008/beforejj.jsp?bookid=2000119_82&flagtime=2007-10-10%2014:47:08)详细描述了毛泽东同志1965年再上井冈山的全过程。书还没读完,看了前面一半,多少想起说一些相关的话,就是中国的“左”与“右”的问题。 对毛主席和毛泽东思想的评价,党的文献上已经有明确。毛主席对革命、对工农群众的感情,确实跃然纸上。毛主席是坚决反右的,坚决反对资产阶级复辟,以至于后来发起的政治运动。 其实,关于中国之“左”与“右”的问题,从来就没有停下过争论。现在仍然如此。有人极度推崇解放后一段时期的阶级关系和社会关系,有人极度推崇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和自由。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无不与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相关。 政治无疑是为人服务的,其实政治就是思想、组织、政策、道德等一系列的综合。无论“左”还是“右”,应该不是绝对的,相对的参照线就是“中”。“中”是什么?就是对社会的认识,尤其是对人的认识。 从对社会的认识看: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实力、生产组织形式、财富的拥有机制、社会文化形态等等;对人的认识:就是在现阶段社会的基础上,人际关系和人们的期望。 我国现在是在改革开放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一个前无古人的新实践,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在不断地摸索前行。三十年来,成绩是显著的,也是主要的,问题和困难也是突出的、复杂的。历史往往就是这样,只有等待将来若干个十年、百年,才能有一个科学的评判。

我们的人民,期望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经济要发展,人民要幸福。和谐社会其实最要就是要做到经济发展和人民幸福感的同步。社会建设成为当前的一个主要的、突出的、落后于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 社会建设,在党的文献中提出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其实更多的涉及到的是政治组织形式、分配制度等。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也就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人民群众如何有效实现管理国家、治理社会的权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关键问题。认真研究、有效组织地扩大民主,是和促进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问题。 所以,无论是“左”与“右”,都仅仅是一个好的愿望,只有立足现实、在确保经济的顺利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才能真正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才能让人民满意、让国家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