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海洋开发研究院 我国农民工开发研究



摘要:加强农民工开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农民工存在技能素质总体较低,心理素质、身体保健存在不少问题,指出政府、企业和个人要加大投入、整合资源等等措施全面提高农民工综合素质。

关键词:农民工开发 问题 对策

Study on China Peasant-Worker Development

ZHANG Xiang-Qian

(HuaQiao University,Fujian QuanZhou,362021,China)

Abstract: Enhance Peasant-Worker Development is our country social economy development urgent demand. Pass to analyze our country Peasant-Workers exsits the technical ability character is lower, mental character, body health exsit many problems, Point out the government, business enterprise and inpidual must enlargement input, integrate resources etc. to completely increase Peasant-Workers synthesize character.

aihuau.com

Key-words: Peasant-Worker Development; Problems; Counterplans

一、引言

农民工,又称“民工”,过去对农民工的认识,依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在政府动员或号召下参加修筑、堤坝或帮助军队运输等工作的人。”现代农民工是指那些户口仍在农村,但已完全脱离或基本脱离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主要以在城镇各类所有制企业打工、经商以及从事其他服务为生的人群[1],也是城市被雇佣者中劳动条件最差、工作环境最苦、收入最低的群体。与其相关的词汇还有“边缘人”、“城市经济主力军”、“城市建设发展的最低层打工族”等。广义农民工包括在县域内二、三产业就业人员和跨地区外出务工人员。狭义的农民工一般指跨地区外出务工人员[2]。国家统计局2007年1月21日公布的《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截至2006年底,我国农村共有5.31亿劳动年龄人口(即16周岁及以上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员),其中农民工总量接近1.32亿人(主要指狭义农民工),加上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农民工总数超过2亿人。农民工产生主要由两方面的原因决定:一方面由于农村人多地少和农业收益低;另一方面,1978年改革开放,国家实现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产业工人。30年来,农民工对改变农村面貌,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做出了特殊的重要贡献。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农民工开发,培养适应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产业生力军,是我国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所指的农民工开发主要指农民工知识技能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在内的较为全面素质开发。通过对当前我国农民工开发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政策建议,供相关决策者参考。

二、大力开发农民工开发的必要性

1国家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加速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产业现代化、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表现。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进入的一个新历史时期,传统产业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开始转变,中国企业及企业家进入“二次创业”时期,需要与之相适应高素质的产业工人,有什么样的产业,就有什么样的产业工人;有什么样技能素质的产业工人,就能发展什么样的产业。农民工作为我国现代化产业工人的重要组织部分,没有中国农民工素质的升级,很难实现中国产业的升级。加大农民工开发力度,提高农民工的全面素质,持续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变,促进中国产业做强做大,是壮大中国区域经济,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也具有积极意义。

2建设现代文明城市的需要

农民工是城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重要建设者,促进城市的持续发展,不少农民工已经逐渐转化为城市的“新市民”。目前,国内众多城市提出建设文明城市,甚至向国际化大都市迈进,要求减少和制止不文明、违背公众利益的行为。不少城市提出,在一个文明的社会,人人都有义务注意自己的礼仪,注意提高自己的素质,注意卫生等文明问题。中国自古认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目前,城市农民工的确存在个别不讲卫生、衣冠不整等现象。这与农民工兄弟收入水平等相关,只有通过大力开发农民工,提高农民工技能水平及文化水平,培养农民工熟悉城市文明生活常识、城市文明须知、城市中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等,从而促进农民工收入提升的同时,让农民工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让他们了解城市、遵守城市中的生活规则,注重文明城市人的形象,在为城市文明建设的同时,也能与城市人平等享受城市文明的成果,成为真正与城市融为一体的“新城市人”。

3建设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200663886;我国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体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政策。新农村建设的提出,显示统筹解决城乡二元经济格局、已成为我国当前经济政策的重心,新农村建设涵盖了多方面的发展面向,包括: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快转移农村63791;动63882;、增加农民务工收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难点都在农村,“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加强农民工开发,可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重要的生力军。特别是加强对已经进城务工多年农民工开发,有利于这些农民工城市务工之后返乡为新农村建设带来大量的资金、先进的文化技术及管理经验。因此,加强农民工开发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手段。

4 提升农民工身份地位的需要

当前,农民工是在我国属弱势群体,无论在经济、政治、社会保障等方面,无法享有和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加强农民工开发,有利于积累更多的人力资本。与其他生产要素不同,人是人力资本的载体,人力资本作用于人的行为,使人通过有意识的物质生产活动,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作用于自然、社会和经济活动,从而获得物质财富,主要包括劳动者工资、福利收入等物质收益。人力资本的精神职能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科学文化等精神财富。二是智力资本的拥有者为自己创造了享受精神财富的条件。人力资本投资使人类精神财富得以延续、传递、传播和发展。同时,人力资本对陶冶个人的品格、驯化道德、增强学习能力、达到教化功能有重要作用。我国古人就认识到“修道之谓教”(《中庸》) “以善先人之谓教”(《荀子8226;修身》)等。人力资本投资对个人精神职能具体体现:使个人的知识、技能、道德、素质等不断得到发展和提高,从而使个人在精神和心理满足、社会地位提高、恋爱婚姻等方面获得更大的优势等。因此,加强农民工开发能促使农民工向更完美、更幸福的方向发展[3]。

三、当前我国农民工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民工的素质总体较低

根据学者李承志调查发现,广东省从业人员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74.9%,没有经过任何培训的占75.3%;农村劳动力82.3%只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84%未经过职业技能培训[4]。笔者2008年初对福建泉州农民工进行调查发现,农民工中初中以下学历仍占78%,81%的农民工未经过正式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培训。在我国全体工人中,70.9%没有技术等级,技术工人仅占29.1%,农民工中的技术工人仅占25.5%,这与发达国家技能劳动者占工人总量50%到75%的情况相比,有很大差距。农民工中高级技工及技师仅占工人总数的2.3%,高技能人才比例偏低。与发达国家相比,法国7%以上的农民具有大学文凭,6%的青年农民具有中专水平;德国7%的农民具有大学文凭,53%的农民受过2~3年的职业培训;日本农民中大学毕业的占5.9%,高中毕业的占74.8%,初中毕业的占19.4%;荷兰大部分是高级中等农校毕业水平,而每年有将近20%的从业农民进入各类职业教育学校接受专业性的继续教育[5]。

2农村教育培训投入不足

我国目前农民工培训经费已经逐步实行政府、用人单位和农民工个人共同分担的机制。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都有安排专项经费扶持农民工培训工作,用于补贴农民工培训的经费要专款专用,提高使用效益。为了加强农民工培训,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农业部、劳动保障部、教育部、科技部、建设部、财政部共同提出《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政府对农民工的培训力度正逐年加大,2004、2005两年,中央政府共投入6.5亿元,2006年,中央又投入6亿元对农民工进行培训,2007年达到11亿元,其中留乡农民2亿元。不过,将各级政府投入除以培训农民工人数,平均每位农民工培训的政府投入不超过100元。而当前市场培训机构对农民工培训收费,短期就需要数百元。由于我国目前农民工流动性较大,不少企业认为对农民工进行培训投入,只会增加企业成本,不一定能保证培训投入能有效回收,特别是中国幅员辽阔,企业无法通过劳动合同有效约束经过培训的农民工,一旦培训后农民工流动,追回培训费用的成本非常高,因此,企业培训农民工的意愿不高。当前,企业对农民工主要是间接培训,即由熟练工人“传帮带”新工人。农民工教育培训的还有一个重要投资主体是自己。但是,不少农民工对教育培训的认识不够,他们更倾向于从眼前利益出发,视教育教训视耗时又耗财,更主要的还是因为他们维持自身日常的生活消费以及子女教育的资金相当有限,生活都难以维持了,根本没有多余的钱用于教育培训,进行自我投资。

3农民工教育培训与市场需求脱节

首先农民工就业培训缺乏有效的市场调研。我国已有农民工培训,往往是政府主导,根据国家发布就业需求报告,缺乏对口农民工市场需求的真正切实有效调研,特别是专门针对不同地区与产业农民工需要的调研。致使不少农民工接受了培训,但到企业就业时仍遇到不少难题。其次,农民工就业多数呈无序状态,他们缺乏必要的就业指导,往往通过亲朋好友介绍或自找门路的方式获得就业的信息。根据全国总工会的最新调查,我国农民工外出就业靠亲友或自找门路的占93%,有组织或通过劳务市场介绍务工的仅仅占了7%。这种无组织的外出就业,使得农民工进城后,很难得到有效的就业信息、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6]。第三,部分培训机构与农民工的需求脱节。对于部分培训机构,在农民工教育培训上未做好服务工作,常常由于观念认识、工作职责、工作方式及教育资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农民工参加教育培训提高知识文化水平和技能水平的初衷不相符,比如在教育培训指导思想上未能以就业为导向,在办学模式上未能实现因“市场”制宜、因“地”制宜,灵活办学,在培训内容和课程设置上没有针对性地根据农民工的需求进行,结果造成教育培训的效果不佳。

4农民工的身体保健问题

根据笔者针对福建省农民工调查,结果发现37%的农民工带病上岗。国内其他省市专家及政府相关部门的调查结果也基本上在40%比例左右,可见农民工身体保健问题较为普遍。从调研的结果看,我国农民普遍存在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造成农民工身体素质下降,疾病多发。根据浙江省杭州市对农民工身体健康进行的调查发现,农民工患的主要疾病居于前5位是:携带乙肝病毒、痔疮、心律失常、高血压、尿路结石。农民工住院疾病谱前5位的依次是急性阑尾炎、外伤、急性肺炎、宫外孕、消化性溃疡[8]。导致农民工身体素质较低主要因素有:首先,我国工矿业工伤事故发生率高、死伤率高,死伤者中多是农民工。第二,农民工进城中主要从事城市脏活、重活、危险活,如建筑施工、装卸搬运、垃圾清择、废旧物资回收等以及一些体力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病源微生物和有毒物质多的工作,使农民工身体极易受损害。第三,农民工职业病较严重。用工者无视劳动者的劳动保护,农民工患上了矽肺病等等职业病,丧失了劳动力甚至威胁生命。第四,农民工的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长期处于慢性疲劳状态,也使农民工的健康受到损害。第五,劳动与生活的条件恶劣。如:不洁饮食让他们成了肝病感染的高危人群。拥挤住在一起,日常用具混用、洗漱条件差都很容易造成各类疾病的交叉感染。第六,农民工低收入无钱看病就医,不少农民工打工挣来的钱通常都不抵医药费支出,“小病拖一拖,大病扛一扛,实在不行上药房”、“小康小康,生病住院,全部泡汤”、“不怕穷,就怕病”,有些人只能听天由命,"因病返乡"、"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现象普遍存在。

5 农民工心理问题严重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民工已经形成独特的社会群体,我国农民工多数背井离乡,心理问题严重。许多农民工进城,不仅为了打工挣钱,也想过上市民化的正常生活。三十年来农民工经历心理和社会生活市民化历程,有部分农民工成功地成为市民的一分子,但多数农民工成为既非农民、又非市民的中间群体,由于生活的贫困和我国二元社会结构的影响,市民与农民工在思维、行为模式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差异,城市的生活方式、待人接物方式、看待事物的观念、风俗习惯等使农民工感到难以适应[7],他们遭到了市民们有意或无意的歧视。在人际交往方面,大多数人很难与市民形成良好交往,多数农民工在封闭的农民工群体内部,由于工作不稳定性和快速的岗位人员变换,很难形成长久的相互友好关系。多数农民工不能享受城市的教育、就业、医疗、住房和社会福利等平等待遇。不少农民工有家难回,子女难相聚,夫妻难团圆,不能享受正常人的家庭生活。这些原因导致农民工产生焦虑、抑郁、恐惧、敏感、孤僻、自卑等心理问题,心理问题甚至导致一些农民工跳楼、自杀、破坏城市公共设施、偷窃、群殴等等过激行为。

四、加强农民工开发的对策

1 政府要高度重视

由于中国农民工总体素质偏低,当前我国经济正面临深刻转型,农民工就业结构与素质却越来越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中国产业升级需要的农民工“素质升级”,否则就会出现产业升级没有对应人才而使劳动力市场出现断档。政府必须高度重视提升农民工的素质,为此:首先,必须建立健全农民工开发的相关立法,使农民工素质全面提升有立法保障,同时出台相应的实施细则,将立法落实到实处。其次,各级政府必须将农民工开发视为政府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公共服务的范围之中。也可以通过相关教育、农业、劳动保障、人事等行政管理部门的统筹协调,形成跨部门的有效的农民工教育培训统筹协调机制。努力改变“先就业,后培训”或“只就业,不培训”的局面,逐步形成“先培训,后就业,再培训,再就业”的农民工劳动力市场机制。第三,逐步建立健全农民工职业准入制度。根据不同产业、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逐步实施职业准入制度,使农民工形成参加培训和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提高农民工技能水平,同时提高农民工自我保护及其他相关素质,从根本上为农民工素质开发,为农民工利益奠定基础。

2 多渠道增加农民工开发投入

当前我国农民工开发面临最大的问题是资金不足。农民工开发资金应由政府、用人单位和农民工个人共同承担。在现阶段以及今后一段时期内,考虑到农民工实际收入状况,必须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用人单位为辅,农民工个人少量承担的总原则。因此:首先,须将农民工开发作为国家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成为农民工教育经费投入的主体,将其纳入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的范围。近几年来,我国政府虽然加大了对农民工开发投入,但相对整个市场的需求而言,这些投入太少。为了增加参加培训的农民工人数,中央政府应扩大“阳光工程” 的规模,增加教育培训资金。地方政府根据中央的拔款及受益情况进行相应比例的投入配套。其次,鼓励用人单位进行农民工开发投入。给用人单位一定的优惠政策和优惠条件。比如在《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中规定,用人单位开展农民工培训所需的经费可以从职工培训经费中列支,职工培训经费按职工工资总额1.5%的比例提取,并计入成本在税前列支。政府对企业进行农民工培训投入,可以进行适当配套补贴。在时机成熟时要强化用人单位对农民工的培训责任,对不履行培训义务的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强制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用于政府或其他培训机构组织的农民工教育培训。第三,鼓励农民积极自我开发投入。通过农业农业税等相关税收减免,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农民进行培训开发投入,允许农民工通过银行小额贷款的形式先进行教育培训等找到工作后再归还。第四,其他多渠道筹集资金。如鼓励社会捐赠,或通过开设农民工开发“阳光彩票”的形式为农民工教育培训筹集资金。

3 加强农民工培训开发实效

首先,做好农民工培训,关键在于适应市场需求。因此必须做好市场调研,根据市场需求,及调整相关培训内容,增加农民工培训开发实效。其次,科学设置培训内容和专业,全面提高农民工的素质。重点抓职业技能培训,力求通过培训教会农民工一技之长。同时,加强实用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安全知识和公民道德规范培训。第三,应注意农民工教育培训的时间、场所的安排。在培训时间安排上,应根据农忙、农闲时节,充分考虑农民工外出务工挣钱养家的实际需要。在培训场所上,为了节约开支,如果可以在家里学习就尽量选择在家里学习,而不用强制他们到专门的培训机构交费学习和培训。这样在培训时间和培训场所上可以方便农民工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分阶段地完成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在培训形式,应本着按需培训、注重实效、个性化培训的原则,以提高就业能力增加就业率为目标,设立专门面向农民工的多种多样、实行弹性学习制的具有实用性的教育培训项目,并根据农民工的文化程度、年龄及兴趣爱好实行个性化培训,为农民工提供各种正规与非正规的教育培训机会。条件成熟时要加强对农民工职业技能证书的鉴定与管理工作。第四,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各类教育机构和企业的作用。通过组织指导各类培训基地,发展社会力量培训机构,充分发挥和整合各相关部门资源优势,使农民工培训的路子越走越宽。最后,应在农民工教育培训整个过程中对农民工教育培训效果进行评估,通过评估了解现阶段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总结教育培训的经验教训,制定更好的教育培训的实施方案,最终使教育培训的效果达到最佳。

4 建立健全农民工开发信息系统

农民工开发信息系统应当包括农村劳动力资源库、培训信息资源库和劳动力市场需求信息库在内的管理信息系统,目前全国各地方已经有建立具有部分功能的农民工开发管理信息系统,若是能在将来建立全国联网的农民工开发信息系统,这对于实现有效农民工人力资源开发将有着重要的益处。为此,首先,应将所有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文化程度、年龄、住址及培训、就业等情况建档,运用计算机管理技术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库。其次,应经过现场实际调查,将本地所有可用于培训的资源及资源的性质、师资、设备、场所及专业设置等情况建档通过建立农村培训信息资源库进行统一管理。最后,应建立农村劳动力市场需求信息库。根据近几年对农村教育培训结果的评估和调查发现,不了解城市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状况是目前农民工培训工作中专业设置不对路、培训效果不好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出现农民工盲目流动的主要原因。为此,政府应加强对各行业用工需求的调查摸底,像招商引资一样“走出去,引进来”,将城市的用工信息输送到农村,再根据所得到的市场需求信息由当地政府或专门的机构将用工信息传递给农民,再由专门的培训机构有针对性地对培训。

5 加强农民工身体保健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保障农民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为此,首先,政府必须切实重视农民工的身体保健问题。各级政府增加相关财政支持,主动承担农民工部分保健支出。其次,要全面将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今年《劳动合同法》实施要求用人单位对用工必须进行社保,但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仍然有不少用工单位采取多种形式逃避责任。有些农民工属于临时性用工,或独立、松散务工,没有明确的务工单位,使得农民工的工伤和医疗没有保障。因此除了要切实要求企业等相关用人单位履行《劳动合同法》外,要全面将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让每一位农民工平等地享有医疗保障的权益。第三,政府要建立或合作建立相关医疗机构,对没有支付能力农民工进行适当的医疗援助。第四,将当前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适当扩大到城市农民工,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工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政府要科学研究筹资标准与方法,坚持因地制宜,根据享受医疗服务的项目、范围和补偿比例,确定筹资标准。第五,及时清理不具有从医资格人员从事“赤脚医生”。对卫生机构、从业人员、医疗设备、卫生技术等服务要素的准入管理,规范农民工卫生服务行为,保证农民工就医安全。要适当控制日常用药价格,保证农民用上价格合理的药品,严厉查处价格违法违规行为,以免农民工上当受骗。

6 加强农民工心理保健

只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才能有健康的工作范式与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何才能有效地缓解农民工的心理矛盾和冲突呢?首先,必须逐步改变现行户籍制度,只有根本上改变现行户籍制度,才有可有根本上改变农民工地位,从而改变农民工的心理。目前,具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职工和具有农业户口的外来农民工,他们在就业机会、社会保障、福利等方面有着不同的待遇,有些省份已经逐渐改变这种状况。其次,政府当前要真正将农民工视为城市的新市民,要从就业、子女入学等多方面保障农民工享受平等权。第三,鼓励提供更多服务农民工心理问题的相关机构,为农民工心理问题排忧解难。第四,用人单位尽可能为农民工提供夫妻房,使农民工能过上正常的家庭生活。企业条件许可时,可聘请心理医生帮助广大员工解决心理问题。第五,城市市民等要多给农民工关爱,让农民工享受社会温暖。第六,农民工本人应努力加强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遇到心情烦闷的情况要及时向人倾诉,学会与人沟通,使自己尽早融入社会,同时要多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多了解关于心理健康的知识。

五、小结

农民工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下的产物。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和乡镇企业就业,形成了社会群体—农民工群体将不断壮大,农民工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当前,加强农民工开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大使命。政府作为农民工开发的主要发起人,应当积极采取各种手段致力于解决农民工开发存在的问题,从技能培训、身体心理保健等多方面入手,增加农民工的人力资本存量,继续推进农民工向城镇转移。同时,企业、农民工及社会相关团体也重视和加大农民工开发力度,共同促进农民工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法国海洋开发研究院 我国农民工开发研究

参考文献

[1]张晨寒.对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的探索[M],黑河学刊,2006(3):126-128

[2]韩俊.论农民工新趋势[M],红旗文稿,2008(9):19-21

[3]张向前.浅析海峡西岸经济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J],科技管理研究,2008(4):182-185

[4]李承志.产业升级需要农民工素质升级[J], 农民日报, 2008-07-31

[5]裴劲松,刘丽娟.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减缓“民工荒”[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6(7):99

[6]韩云鹏,涂莲英.农民工培训的需求导因、制约因素与对策思考[J],职教论坛,2005(16):48

[7]骆焕荣等.城市农民工心理状态调查分析[J], 中国民康医学,2006(11):156-158

[8]王秀君.杭州首次大规模调查民工健康[N],钱江晚报,2006-8-18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32292.html

更多阅读

调查研究制度建设亟待完善 完善我国遗赠制度研究

◎文/ 江 涛近年来,调查研究在一些地方出现了被弱化和“变味”“走样”的毛病。有些部门和同志作决策不认认真真下基层搞调研,老老实实到群众中收集意见建议,而是“走走马,看看花”“不动腿,动动嘴”“开闭门会,造闭门车”“先定论,后佐证

旅游资源非优区的开发研究 旅游资源与开发

旅游资源非优区的开发研究--以吉林省白城市为例韩玉梅(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 地理科学专业 2007级2班,中国 四平 136000)指导教师 徐喆(讲师)[摘 要]从旅游资源的角度来看,旅游资源的非优区是占绝大数的,然而旅游界对旅游资源的非优

贫困理论研究综述 我国环境会计研究理论综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的增长,人类活动正肆意破坏地球环境。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多次在世界性会议上被提起。企业作为公认的环境污染“罪魁祸首”,将环境问题纳入会计核算是可持续发展观下的必然,环境会

人力资源开发研究论文 数字化英语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一、前言  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随之而来的是互联网技术的不断翻新,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更是带给全球教育界一次划时代的技术革命,人们正逐渐认识到数字化、多媒体网络技术能够与教育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将

声明:《法国海洋开发研究院 我国农民工开发研究》为网友长愿相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