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芳不自赏 乐视 《商帮翘楚:逆市增长的经商智慧》第二篇 晋商:诚信与和谐(不

 孤芳不自赏 乐视 《商帮翘楚:逆市增长的经商智慧》第二篇 晋商:诚信与和谐(不


不断创新

  在百度专注的时候,也在推陈出新。创新对于网络世界来说,就是灵魂,就是血液。没有一个网络公司能守着陈旧的网络商品在充满竞争的网络世界里立足不败,百度也是这样,在专注于中文搜索的同时不断创新。李彦宏的创新不仅体现在产品上,还体现在用人上。

  在产品创新上,百度推出了“知道”和“贴吧”。这两个网络产品其实还是根基于中国文化,面向中国市场,与中文搜索是一样的发展理念。

  “贴吧”是百度公司于2003年12月3日创建的,创建的目标就是为广大百度用户提供一个可以相互交流和讨论的平台,让用户们无法解决的问题通过贴吧其他吧友的帮助而得到解决。可以说,贴吧给网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基因,用户为用户解决问题,这就是集思广益,利用群众的聪明智慧去解决百度无法解答的知识或常识。“贴吧”将某一群有共同爱好和追求的网民聚集在一起,大家可以交友,甚至可以寻人。这四年来,百度贴吧的用户数量不断飙升,甚至形成了一类特殊的网络人群。

  2005年6月,继贴吧之后,百度推出了另外一个创新产品——百度“知道”。知道的诞生专门为了解决网民五花八门的问题而建立,同贴吧一样,“知道”也是通过网民自己的智慧来解答提问者的问题,所不同的是,“知道”是专业的解答平台,而非交流平台。“知道”推出不久后,在“知道”问答论坛里的问题已高达2000万个,成为网民所依赖的解决问题的渠道。更加重要的是,“知道”解决了最头疼的语言问题,在上面提问或解答的,可以是各种语言。

博锐管理在线|www.aihuau.com|

  目前,“贴吧”的流量占到了10%左右,“知道”的流量占到了40%左右。显然,百度的两个创新产品已经成为百度搜索的生力军。李彦宏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百度“贴吧”和“知道”将会是全球市场上的新星。李彦宏不愧是晋商之代表,在创新上拥有比常人灵敏的嗅觉,这也是一个企业得以长久的重要条件。

  2007年,在“贴吧”和“知道”之后,百度再次推出创新产品——百度视频。百度视频的创立,是为了百度用户更快更方便的搜索到所希望看到的视频内容。百度的创新,李彦宏的创新还在继续着,在百度视频之后,相继推出了百度图书搜索、百度盲道、百度游戏搜索。除此之外,百度还专门针对客户广告需求,推出了“主题实验室”,专门用来发布广告。这样一来,所有需要相关广告产品以及需要让别人知道自己广告的网民就有了一个专门的交流平台。

  李彦宏的不断创新,为的是让百度网民能够在百度解决一切所需。抱着这样的愿望,百度开始在多种终端和入口上扩大百业务。这样一来,网民即使不在百度主页上,也可以通过百度搜索信息。而且,百度不仅在PC机上开展业务,也在手机、掌上电脑、PSP等一切可以无线上网的平台里扩展业务,做到只要有网络就有百度。这种创新意识让百度人民深感骄傲,也让李彦宏自信满满。作为新一代的晋商代表,李彦宏不仅传承了老晋商的创新意识,更将这种创新意识与时代挂钩,成为新晋商的制胜之宝。

  李彦宏注重创新,但却不会盲目创新。百度的每一次创新都是紧跟时代和市场需求的,不会单纯为了贯彻创新理念而去强行创新。百度的一次创新可能要两三年,也可能在半年内就可以完成新产品,这都取决于技术和市场供求。

  除了产品创新,李彦宏在用人上也颇有新意。你可以在百度看到各种各样的人,他们可能并非相关专业毕业,也可能没有大学文凭;可能是年轻人,也可能是中年人。对于李彦宏来说,百度择人放弃了文凭、背景等条件,而是着重关注了员工的实际能力和潜力。就这一点来说,李彦宏着实具有乔致庸的风范,都在用人上敢于创新,这大概也是晋商的传统精神。

  在百度,你不难看到这样的情况:在某一个重要位置上工作的人,百度竟然都不知道他的毕业院校。这一点都不奇怪,百度没人在乎这个,他们只在乎谁更有能力。李彦宏在选人方面很简单,就两个原则:一是是否具有能胜任工作的能力和潜力,一是是否认同公司文化。就前一个原则来说有一个很好的例子能够证明,百度可以允许新人犯错,可不允许新人犯同样的错,经过点拨后能力及改正的新人是百度认为有能力和潜力的人。所谓是否认同百度公司文化,这一点十分重要。如果一个人追求的是安稳的工作,朝九晚五,不需要考虑太多事情,那这个人绝对不适合百度。百度所需要的人是充满激情、富有冒险精神、具备创新意识,肯吃苦,肯学习的人。

  李彦宏创新的用人技术,让整个百度生机勃勃。想要升级的人,没问题,百度为你提供了两条路,一条是技术职称,一条是管理职务。偏于技术的人可以按照公司所规定的技术职称的评定过程一步步晋升,擅长管理的人可以从管理制度出发。而且,这种提升机会不仅适用于百度员工,还适用于在百度实习尚未毕业的大学生,只要做得好,实习生也可以成为 产品经理,成为几十名甚至上百名员工的管理者。

  重用实习生,这也是李彦宏用人创新里的一项。2006年,百度雇佣了80名应届毕业生当技术人员,他们以实习生的身份进入百度,与百度共同成长。李彦宏认为,实习生是百度发展的一个重要力量。当年百度在创业的时候,大多数工程师都是实习生,连校园都还没走出。正是这些朝气蓬勃的大学生对搜索引擎十分感兴趣,而且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能给百度带来新的活力。

  实习生在百度可以得到很多实践机会,他们在切实的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技术,让实习生真正像百度正式员工一样学习和成长。百度给了实习生充分实践的机会,在某些重大项目上,百度会挑选表现卓越的实习生共同参与。而且,在百度工作的所有实习生都能领到正式员工的岗位工资。李彦宏十分注重实习生这个环节,他认为人都要经过实际锻炼才能得到成长,永远不给他们这个机会,他们将永远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百度也会因此而流失很多人才。

  用人上的创新理念的确帮助李彦宏、帮助百度培养了很多可用之人。无论是在哪个城市的百度,李彦宏的用人理念都不会改变。当百度在上海开办分公司之后,便立即开始在当地高校中挑选人才,并且举办了百度之星程序设计大赛,就是为了放宽范围,找到更加适合百度,适合中文搜索引擎的人才。百度在招聘过程中,并非像其他公司一样严格按照招聘岗位来进行招聘,而是十分灵活的针对各种应聘者的实际条件进行条配和推荐。对于技术人员,百度不设时间,不受招聘计划的限制,不受学历背景的影响,大开方便之门,只为了寻找人才。

  在李彦宏眼里,无论花多少钱,都要找到可用之人。在百度上市之后,百度公司迅速扩大,人员数量由原先的300多人扩大到1000多人。有人认为,这样的人员数量有些过剩。可是李彦宏却认为,就是这1000多人,也远远没有满足百度对人才的需求。

  用人创新,让李彦宏和百度有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流入。当然了,人才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后天磨炼方能成熟。然而,市场上可供选择的成熟人才非常少,李彦宏便从应届生里培养,百度的人才百度培养,这就是李彦宏在培养人才上的创新理念。

  除了用人和产品上,李彦宏在管理制度上也有所创新。在百度上班的员工,不需要固定的着装;上下班不需要打卡;实习生可以随时到上司那里讨论问题;工程师可以穿着拖鞋走来走去。当然,这些制度对于Google来说并不算创新,但是对于一向传统的中国onmouseover=displayAd(3);onmouseout=hideAd(); onclick=linkClick(3);>企业文化来说,绝对是项大胆的创新。李彦宏认为,只有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才能激发出员工的激情和创造力,才能让员工更加喜欢在公司里的工作。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创新是不断发展和向前的必备素质。晋商从古至今都十分注重创新意识,从乔致庸到李彦宏,他们随时随刻迸发出的新思路都决定着整个企业的命运。这是个变幻莫测,信息不断更新的时代。要想在这样的时代里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拥有创新意识,以及创新的手段。

李彦宏的逆市增长智慧:长远的眼光,创新的意识,专注的精神。

李彦宏曾在一次大学演讲中说道:“一定要有向前看两年的眼光。跟风、赶潮流,你吃到的很可能只是残羹冷炙。”向前看两年,正是有了这种长远而独特的眼光才让李彦宏成了网络神话,才让百度成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

“向前多看两年”,李彦宏总是保持这样的信念,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将眼光放得足够长远。从上大学填报志愿,到专业学习的转变;从两手空空出国,到辉煌的时候毅然回国;从成立百度进行搜索引擎的开发,到在纳斯达克上市。这一步步都彰显着李彦宏超前的意识形态和远大的战略思想,无论如何,他都是中国的英雄。

李彦宏注重创新,但却不会盲目创新。百度的每一次创新都是紧跟时代和市场需求的,不会单纯为了贯彻创新理念而去强行创新。百度的一次创新可能要两三年,也可能在半年内就可以完成新产品,这都取决于技术和市场供求。

百度的未来还有很多不知名的风险,但是专注做中文搜索是李彦宏不改的经营理念。百度在市场还有很多羁绊,当然也伴随着巨大的商机。面对这些利弊,李彦宏还是那句话,专注,专注于中文搜索,这是百度不可动摇的未来。这种专注,其实是晋商骨子里带出来的执著。李彦宏作为一个新晋商的代表人物,告诉所有希望创业的人一个简单而难以做到的事实,专注,改变命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31422.html

更多阅读

声明:《孤芳不自赏 乐视 《商帮翘楚:逆市增长的经商智慧》第二篇 晋商:诚信与和谐(不》为网友麯意風華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