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啤儿茶爽营销
我们知道,名字对于一个人来说应该是比较重要,尤其在我国古代一个名字甚至可以影响名字主人一生的命运。记得以前看过一段野史:话说清末一恩科完毕后,阅卷大臣们将前十名的试卷进呈给慈禧太后钦定。慈禧太后让李莲英打开黄绫包一看,第一名是广东举子朱汉珍的。当慈禧翻看到“国事可为痛哭流涕者……”这句时不禁皱了皱眉,我是万寿之际,他在痛哭流涕,晦气!慈禧边说边随手把这本卷子放到一边。她又翻看第二名广东举子商衍鎏的卷子,慈禧太后看到“广东”二字进而由“广东”联想到洪秀全、康有为、梁启超、……。慈禧拿起了第三名的试卷。第三名是举子是张启厚,慈禧草草浏览一下也搁一边了。当她翻到第四本卷子时,一看上面标的是直隶举子刘春霖。慈禧琢磨开了,刘春霖,春风化雨,天降甘霖。殿试那天正遇大雨,这不就是天佑我大清万世吉祥的象征么?再者,直隶是天子脚下,对,还是选直隶人当状元好。慈禧太后遂题笔圈定今科状元是直隶举子刘春霖。当然,这个故事纯属笑谈,不值得深究。但国外曾经确有做过关于名字的调查。被调查者在没有接触过被调查人的情况下,仅通过告知名字,即对某人有了一个“归档”。当被调查者听到“MARK”这个名字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将这个人与“爱好运动、英俊风趣”联系在一起。当听到“RANDY”这个名字的时候,人们则更愿意将这个人与“高瘦安静或者快乐幽默的乡村男孩”相联系。
其实,不仅仅是人的姓名,任何一件商品如果希望做好销售,其产品名称自然要力求突出产品的特征。如我们熟知的可口可乐。这个中文名字就是由民国时一位旅英的上海学者编出来,鉴于该名称能够让人们产生饮时适口、饮后快乐的联想,因此得到了可口可乐公司的采用。
另外,商品名称还能够用以区分出其产品的目标消费群,我们可以设想一下,烈日炎炎下,一位关西大汉一边挥汗,一边畅饮的多半会是啤酒亦或可乐,而绝对不可能是“酷儿”。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人们一听“酷儿”这个名字多半会联想到儿童、少女这些词汇,而很难与络腮满脸、手大脚长的大汉沾上边。
同时,商品名称还要与其产品包装及未来的广告活动相适应,以保证能够让目标消费层获得认知上的一致性。记得曾经看过某酒产品广告,该酒属为地方性品牌,商标名称虽然不错,但包装是裸瓶贴商标,零售单价不过几元人民币。面对这一产品,相信稍有营销概念的人士也会将其自然纳入到中挡偏下、甚至低档商品行列。耐人寻味的是该产品的广告背景,却选择在富丽堂皇的高档宴会厅,这瓶酒配上周围的珍馐美味,俺脑海中不知为何想到了《红楼梦》里,刘姥姥进大观园的那个章节。
言归正传,最近电视广告播得比较火的“啤儿茶爽”估计很多人看过了。该产品为国内饮料知名企业娃哈哈公司的又一新作。如果从语言学角度来分析,在下以为这个商品应该属于茶类饮品。可这“啤儿茶”到底是个啥东西?再看包装,怎么看也是一个啤酒瓶子。难道娃哈哈上次把咖啡和可乐兑一块上了瘾?这次又把啤酒和茶水兑一起了?
遥想当年,咖啡可乐凭借“当咖啡遇到可乐,如浪漫遇到激情”,而迅速蹿红大江南北,后因自身战略性失误,功亏一篑。 而今,“啤儿茶爽”的命运如何呢?
与“咖啡可乐”不同,据娃哈哈介绍:啤儿茶爽并非啤酒兑茶水,而是萃取天然绿茶添加香浓麦芽,采用混比充气,二位一体灌装技术,零酒精,低热量,高营养,像啤酒一样酷爽,像绿茶一样健康。再看看啤儿茶爽的产品定位:立足于学生族、上班族、开车族等群体。再回忆下啤儿茶爽的广告:教室、学生、教师、开车。嗯。目标群倒是都照顾了镜头。那为什么俺还是觉得有点……。
咱先就广告创意来说吧。记得农夫山泉第一个广告是也是用教师作为主要场景拍摄的:一位老师在黑板上写字,一位女生,“啪”地打开了农夫山泉,上课时不要发出这种声音。老师道。镜头一转,下课了。老师、学生一起快乐地畅喝农夫山泉。啤儿茶爽的广告呢?当老师质疑孩子们喝啤酒的时候,孩子们异口同声说老师过时了,不够“fashion”。诚然,啤儿茶爽确实通过一句英语凸显出了处在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们,师生关系削弱、易与家长产生隔阂的心理特点。创意而言,颇为精到。但,还请啤儿茶爽不要忘记,青春期的孩子们没有真正走向社会,尽管他们具有高消费能力,但这种能力是其家长所给予的。我们不妨换位一下,如果您的孩子通过看这个广告,每天“你OUT了、你OUT了”的挂在嘴边上,你还会掏钱给孩子买这个东东喝么?在下刚入广告行当的时候,,有一个台湾叫“激浪汽水”的广告,其不仅音乐动感十足,非常符合年轻人的口味,其画面表现是将人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种种隔阂、误会都展现出来之后,通过激浪汽水而最终“冰释前嫌”,皆大欢喜。印象最深的是一对同学中间画着一条界线,后来由于激浪汽水,一对同学和好如初。该汽水广告语就是:划去心中一条线。这样广告不仅青少年喜欢,家长也很接受,产品销路自然很好。若干年后, “好利友派”的一篇创意与其“不谋而合”,反响也是不错。啤儿茶爽如果希望在市场有上佳表现,广告创意表象方面,似乎还需要下些功夫。
另外一点,不知道大家听过“贾二卖杏”这个故事没有,贾二为了卖更多的杏,而没有将目标销售群细分,以至于让自己辛苦摘下来的两筐大杏,变成了一个也卖不出去的“说酸不酸、说甜不甜”的玩意儿。分析一下目前的饮料市场,也许啤儿茶爽不难找到答案。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角色会越来越多,角色重叠也就是必然现象。就拿啤儿茶爽定位的上班族或者开车族来说、他们除了特定时间外,其担当夫妻、儿女、父母等角色应该会更长。在这个时间内,他们喝酒、品茶、泡咖啡,谁也管不着。尤其是男性,可供其选择的饮品实在太多了。对于凸显“年轻、时髦”的啤儿茶爽,本人估计很多男士不会感冒,毕竟男人喜欢别人说自己成熟、而追求“时髦、不落伍”则是女士们的专利。刚刚说了,处在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们,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希望别人将自己看成大人。
透露点个人隐私,小时候俺也算是个乖孩子,但上中学时也曾和几个伙伴凑在一起买烟抽。当时我们只是通过学大人吸烟的样子来获得“成熟”的感觉。现在的孩子多幸福呀,可以通过喝啤儿茶爽这一举动,来光明正大地向社会告知:我长大了,拿的可是啤酒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