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的哈佛校友曾敏敏要以自己在哈佛的学习经历写一本书,请我写个序言。我粗粗地看了书稿的内容,觉得还不错,就应承了。这本书写的就是一些小人小事,零零碎碎,说东说西,但因为是写哈佛的事情那就有点意思。就好象你去看徐静蕾的博客,写的是鸡零狗碎的事情,但是因为是关于老徐的鸡零狗碎,所以还是会有足够的人气老捧场的。同样,写哈佛的小人小事,让大家知道美国第一名校里那点事情其实跟你在中国的大学城里的民办大学的遭遇也不是说真的差那个十万八千里,那就起到了写作的目的。名校也就是那么回事情,名校里也不全是高材生,就象我这样的混去哈佛肯尼迪学院拿个MPA学位的人要说长点见识是有的,真有多少是哈佛学的就不是那么回事情。我们普通中国平民家里出身的孩子有点虚荣心,想去上个名校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人生的大部分的事情还真的不见得和名校有多大关系。所以上名校,有平常心,谦虚点,加上勤快点,然后又有人对于名校高看一眼,给你多点机会,那么真还能帮助点成功,要是真把名校当了回事情,以为能靠名校吃饭那就错了。所以我欣赏敏敏把哈佛的这点小人小事写本书,而我欣赏的出发点是名校人可以有大志向但一定要从小人小事立身为人。
而我对于非名校的朋友的建议是相反的,非名校的同学甘于小人小事是没有啥出息的,所以我主张一般学校的同学应该整天想着弄点有动静而不一般的事情,本来学校就那么回事情,还不折腾,那不就是等于放弃自己的发展权。在我上的大学中,西南政法学院虽然在政法学院中有点名气,但是实在不算全国名校,所以我自己真正自得的基础——看最多的书、发表最多的文章、跳最多的舞都是在那整的,甚至那个时候在青年法学者中闹到有小小的名气,所以到毕业的时候找个工作、发个文章已经不算啥了。在一个一般的大学里面,做了不一样的事情是值得自己或者被其他人写一笔的。这就好比一个小人物还写自己那点小人小事就完全不能保持别人眼球的吸引力。在我们的网络草根明星中,有把POSE扭到极端的、有把日记隐私写到超常的、也有把观点立论弄到非常的,这些都体现了常人就要做非常事、写非常故事的道理。
所以我现在拿常人之眼读敏敏之书,我会有趣味,因为这是哈佛的小人小事;而如我拿小人之心度敏敏之腹,我也有趣味,因为原来一个与我们很多人一样在校园里平常做人做事想东想西的女孩也可以去到哈佛这样的名校。所以在玩味敏敏的这本书,是有我在前面说到的两个角度同时交织的趣味的。也许你在读这本书的时候用这样的两个角度去变换,或者有点不一样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