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因美国大选的影响,半因金融海啸的冲击
文 / 卢瑶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企业频频出现因参与海外“套期保值”而产生的巨额亏损:先是中信泰富在外汇品种上巨亏180亿港元;然后又爆出深南电在原油上产生巨亏;紧接着国航、东航分别发布公告,在原油“套期保值”上巨亏34亿元和18.3亿元(现亏损额已进一步加大)。 为什么中国企业会频频因参与海外“套期保值”而出现巨额亏损呢?难道真的集体中了“套期保值”对手—外资投行的“迷魂散”?答案是:半由“人为”,半因“天命”。 本想锁定用油成本 故事还要从2008年年初讲起。当时,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国际原油价格节节攀升(2008年7月曾攀升至147美元/桶的高位)。媒体惊呼:低油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国内的耗油大户(比如深南电、国航、东航),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利用套期保值来锁定用油成本。比如说,深南电与高盛签下的合约是这样的:从2008年3月至12月,如果油价高于63.5美元,深南电就可以获得不超过30万美元的收益,如果油价跌到62美元以下,每跌1美元,深南电就亏40万美元;从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10月,当油价高于66.5美元/桶时,深南电每月可获34万美元的收益;低于64.5美元/桶时,同样是每跌1美元,深南电支付40万美元。这两份合约的实质就是深南电卖出了一份石油看跌期权。 我们知道,期权的卖出方是收益有限(期权费),而亏损是无限的。我们稍微做一些计算,就会发现这两份合约中潜藏的风险:从第一份合约来看,其理论上最高盈利为30×10=300万美元,而最高亏损额可达40×62×10=2.48亿美元。而第二份合约就更加离谱了:理论上最高盈利是748万美元,最高亏损可达5.85亿美元!深南电是傻了吗,这样的合约也敢签? 如果站在深南电的角度来想一想,或许你也会这么做:次贷危机发生后,不少原本投资于证券市场的金融资本,已经“转战”大宗商品交易领域,而石油一直都是大宗商品交易的首选;欧佩克又宣布要削减原油产量……看来,油价的上涨,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高盛自然也搬出很多期权模型的计算结果来论证:看看吧,按照模型计算,油价肯定要涨到每桶150~200美元,我们的王牌能源分析师都这么说了。我跟你做这笔生意,八成是亏了……。 国际投行“心怀鬼胎” 现在,中国企业相信了油价上涨,可投行们却早就“心怀鬼胎”:2008年是美国总统选举年,不出意外的话,肯定会有一出“油价下跌”的好戏上演。 想想吧,在总统选举年,美国什么东西最值钱?当然是老百姓手中的选票!这些选民基本上都是有车一族,每天都盯着加油站的油价。不论是奥巴马,还是麦凯恩,只要有办法让油价降下来,让选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特别是那些立场中立的选民),谁就将获得更多的支持。在这样的背景下,站在总统候选人背后的石油巨头们,也肯定会为了获得政治上的胜利,而暂时放弃一些经济上的利益。胜算加大的奥巴马,时刻声称“反对炒作商品价格”。 投行们也是深谙此道。回头看,在举行国会中期选举的2006年,油价就经历过一次类似的波动。当时,石油巨头们改变了谨慎交割的行为,开始在较高的价格上交割原油,平抑价格,投行们也在配合。比如,高盛就在选举前夕,利用对冲基金做空原油期货。双方“心有灵犀”的动作,使当时的石油价格跌至41美元/桶左右—这在2006年也是很低的水平。 在这样的逻辑指引下,投行们开始“唱多做空”,在鼓吹油价必然上涨的同时,与一些“不懂套路”的企业签订了对投行来说“亏损有限,但盈利几乎无限”的套期保值合约。深南电、国航、东航等企业就是这么“中招”的。投行们似乎也很了解“中国国情”。中国的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国企有一个特性:如果投资出现巨额浮亏,国资委一定会下令“叫停”,认赔出局,而不是和对手斗争到底。所以,投行们知道,只要短期内迫使中国企业出现短期巨额浮亏,规模小一点的企业,就会因没有办法加足保证金而破产;即使是实力够强的大国企,也一定会被国资委叫停。结果自然是大家坐下来协商谈判。占足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投行,就可以乘机大捞一笔。所以,他们一边与中国企业签署长期合约,一边谋划何时迫使中国企业主动提出叫停“套保”合约。 金融海啸带来意外“大礼” 如果说不懂得美国大选对油价的影响,是因为中国企业缺乏“修炼”,那么,其后发生的事情,只能说是老天爷也“损”了中国企业一把。 2008年7月,也就是美国总统选战最激烈的时候,原油价格果然由最高点147美元/桶掉头向下,这是投行们早就预料到了的事情。但是,随后发生的事情,恐怕连他们自己也大跌眼镜。9月,从雷曼兄弟破产开始,爆发了一场震惊全球的“金融海啸”,引发全球范围的经济衰退。各国对石油的需求预期纷纷下降,油价下跌的步伐,也进一步加剧。焦头烂额的投行们在稍稍安定下来之后,猛地发现,之前与中国企业做的原油套期保值,竟然出现了巨额盈利!比他们之前预计到的还要多!而且只要油价继续下滑,这种盈利还将持续! 这样的情形,将中国企业置于极度被动的境地:如果是一般年景,在油价呈上涨趋势时做原油套期保值,这是一点问题也没有的。然而,2008年实在是一个异常“怪异”的年份,正常的逻辑在这一年里根本就行不通:先是美国总统大选,后又爆发“金融海啸”,情况变了,而中国企业的惯性思维依然没变。 倘若这一年没有大选,中国企业或许就不会出现这样的亏损;同样,如果没有“金融海啸”的爆发,中国企业即使出现亏损,也不至于如此巨额! “受伤”的中国企业只有慨叹“悔不该,酒醉错杀了郑贤弟……”,又叹“时不利兮骓不逝……”。中国企业海外套期保值之败,半由“人为”,半因“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