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并购,败也并购。多年前超级并购的成功,让辉瑞形成了豪赌押大宝的“传统”。这一次,好运气是否会继续眷顾辉瑞呢?
文/夕曦
2009年1月27日,制药业老大辉瑞又一次震惊了世界:它决定与世界第九大制药巨头美国惠氏达成并购协议。根据协议,辉瑞将以现金加换股的方式收购惠氏所有的股份,涉及金额将达到680亿美元。 回顾辉瑞2005年以来的发展,业内认为,辉瑞的现实处境可以概括为:主营业务遭遇瓶颈,三年原地踏步;“重磅炸弹”专利到期,本土市场滑坡;研发并购连遭重创,销售青黄不接;产品结构严重失衡,面临专利悬崖。在医药市场,一旦医药产品的专利到期,便也是该药品的暴利终结之日。对于依靠少数几个重磅药品牟取暴利的辉瑞来说,其面临的问题尤其严重。过去的3年中,辉瑞总共有5个原研药物专利到期,且其中4个为重磅炸弹产品。2007至2008两年间,辉瑞以上5个产品销售收入合计减少了61.8亿美元。而且,更可怕的挑战是,曾经给他们带来高额利润的超级重磅炸弹立普妥专利将于2011年到期。作为世界上最赚钱的药品,立普妥2008年全年销售额达124亿美元,占据了辉瑞药品销售收入的28.1%。如果没有新的超级药品来替代立普妥的地位,届时辉瑞公司很可能会遭受崩盘的毁灭性打击。 平心而论,辉瑞对此并非没有察觉。多年来,它一直是大赌定乾坤,靠大并购以及其它手段押宝重磅药品来维持自己的高额利润和江湖地位。2000年,辉瑞以900亿美元收购华纳·兰伯特公司,2003年,又以600亿美元并购法玛西亚,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药厂。而立普妥这棵最大的摇钱树就是其在收购华纳·兰伯特公司一役中获得的。但可惜的是,辉瑞的运气不太好,它一直没能寻找到下一个替代者。由于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对新药安全性与有效性要求日趋严格,以及辉瑞自身在产品开发管理与决策上的失误,从2003年到2007年,因用药安全性风险压力等原因,辉瑞自己研发、独家买断销售权以及通过大型收购等投入市场的多款药品,几乎都遭遇了滑铁卢。数以百亿计的研发与企业并购投入,并没能续写立普妥的辉煌。相反,却在一次次的失利中,将辉瑞一步步走向立普妥专利到期的2011年,留给其的回旋时间越来越少。 此时,利用手头的200多亿美金现金储备,辉瑞再次发起一场大并购来结束这一切,似乎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问题是辉瑞这次似乎选错了并购对象。因为惠氏面临着与辉瑞同样的问题,而且目前也频频遭遇挫折。其治疗抑郁症和心绞痛的最重要的两种产品,将于2010年和2011年失去专利保护,被认为是公司未来希望所在的痴呆症疫苗研制,一些临床实验表现令人失望。雪上加霜的是,食品及药物管理局还驳回了他们两种曾经大肆宣传的药物于2008年上市的申请。即使不考虑这些,从历史上来看,辉瑞多次收购整合也并不成功,其如今关闭和裁员的多数都是当年并购的资产和部门,业内对于辉瑞收购惠氏之后的整合效果心存疑虑。所以,寄望于这次并购来立即解决辉瑞的下一个“超级摇钱树”的继承者问题,似乎有些不大现实。而从业内的反应来看,多数人对于此次并购也并不看好,认为这更像是两个处境艰难的大公司走到一起,形成一个处境艰难的超大公司。 相比之下,倒是竞争对手的做法跟值得借鉴一些。一直以来,葛兰素史克和拜耳都认为,实施一场大规模收购并不值得,因为规模做得更大会产生多大的价值让人怀疑。相反,它们关注的重点是规模较小、可以增加公司利润、有针对性的收购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