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金融时报》的专栏作家露西?凯拉维除了在专栏里评点众生相,还把自己的博客炖成了一锅职场的心灵鸡汤。
桥素 投资者报(记者)
最近有个读者来信求解困惑,称其在银行工作,每次陪太太出去见艺术圈的朋友,别人知道了他的职业以后,整个晚餐就变成了声讨邪恶贪婪银行家的控诉会,因此很苦恼,想讨教一个解决办法。 读者们在随后的评论里想出各种各样的妙招,消极的会说找个理由别跟老婆出去了,免的受气;积极的则鼓动他反唇相讥,比如说这么多年没有金融界给的赞助,艺术家们又拿什么搞艺术? 过了几天,露西给提问题的读者出了自己的建议:照现在这个态势发展下去,你不妨说是在政府部门工作,反正银行差不多都要国有化了,这也不能算你撒谎。 事实也确实如此。自从去年秋天雷曼兄弟关张以后,为了防止再发生类似的倒闭以及连带的负面效应,欧美各国政府纷纷出手挽救陷入困境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 以美国的手笔最大:最引人注目的包括前后两次注资共计250亿美元,取得花旗银行大约35%的股份;去年11月以1800亿美元注入友邦保险之后,近期又投入300亿美元,两次合计应该是掌握了友邦90%以上的股份。当然,伴随政府注资的消息,也有关于友邦是否有权按去年年初签订的合同给员工发奖金的辩论。 有趣的是,从美国总统奥巴马到美联储主席伯南克都否认自己在搞国有化。似乎是作为呼应,英国首相布朗和财政大臣达林,在促成劳埃德银行和哈利法克斯苏格兰银行的合并,并取得43%的股份、通过注资挽救皇家苏格兰银行取得70%的股份以后,仍然声称没有计划搞“完全的”银行国有化。 其实不管把这类政府行为叫做什么,作为投资者关心的无非两件事:政府用纳税人的钱控股陷入困境的银行好不好,以及政府控股后做什么。 依笔者看,政府控股有利有弊。最大的利是稳定情绪,因为收在政府的羽翼下则基本不再有破产危险,对金融界、工商界以及消费者都是个定心丸;弊端也很明显,一个是财政部和央行的行政官员不熟悉商业银行的业务,很难进行有效的管理,而且这种带有极强政治意味的入股难免会造成政治主导的贷款行为,难以实现贷款的最有效用途。 另一个,也许是更根本的弊端或者说隐患是政府通过国有化,实际上收购了大量的不良资产,而本次金融危机就是次贷的不良资产引发的。这不能不让人担心政府接手的一堆烂摊子是不是埋下了下次危机的种子。 至于政府控股以后的作为,首要的应该是让银行做银行的本职工作:借贷。但是前景并不很理想,政府主导的借贷行为很难实现资源的最有效利用。另一件该做的事情就是剥离呆坏账,让健康的资产运行起来。 不过看起来前景也不太妙,花旗银行在政府控股以后,把非核心业务剥离出来成立了花旗控股,但是始终找不到买家。 这也是肯定的,在当前几乎所有的大型银行都离不开政府援手的情况下,没有金融机构会有信心和能力来收购这样的资产。倒是美邦的做法更具可操作性:据说他们打算把某些业务部门直接卖给美国政府,用来偿还政府借款。 据野史记载,赢了二战可是输了大选的邱吉尔有一次在议会的洗手间遇见新任首相、工党领袖艾德礼,马上躲得远远的。艾德礼大度的说,希望两人在党争之外还是朋友,邱吉尔回答说,“做朋友没问题,可是据我所知,凡是看见大的东西你就想把它收归国有。”60年过去,时代不同了,最近这些日子,被收归国有的基本都是没人要的包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