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中找“GOOGLE”与“GOOGLE”中找百度,情况大为不一样!
4月28日,给搜索两巨头做个试验:在“GOOGLE”输入百度,显示条目为:176,000,000条;而在百度中找“GOOGLE”,出现的条数仅仅为:46,600,000条(中文“谷歌”条数为:22,300,000条)!(时间为:09年4月28日12:40),两者整整相差四五倍。
同样是进行这样的搜索,在百度中出现的GOOGLE的信息只有它的介绍条目,而在GOOGLE搜索的百度中出现的有“百度谷歌竞逐无线搜索”“百度点亮阿拉丁神灯 再谋拉大与谷歌距离”等(09年4月28日13:10)这样不惧竞争、甚至有点“捧”百度的新闻出现。
两者的心态从中完全可以看得出。难道这与百度在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屏蔽”事件也是一脉相承?我情愿相信,这是百度的一种无意或者疏忽。但这个道理无疑是在打自已的嘴巴,据同一天网易科技报道:百度收入和利润大幅下滑的同时,其中自身推广费用大幅增加。这推广是如何做的?难道没有想到挑剔的消费者除了在选择搜索服务的同时,还会注意到服务商对于竞争的态度?
可以估计,以上这样的结果还会不断地变化,无论是即将出现的资讯或者新闻,而这正是百度在后续推广过程中最重要的课题。要做好推广,首先要做好新闻推广。目前,无论是谷歌还是百度,都很注重对新闻的资源整合,均专门推出了新闻资讯类网站,但如果连自身的新闻营销都做得有“漏洞”,那可是滑天下之大稽了。
新闻最重要的是还原真相。对于消费者而言,首要的是具有知情权,这也是新闻营销的最最重要的原则,即新闻是真实为基础的。在搜索的时代,消费者每个人都会成为“意见领袖”,成为“新闻源”,每个人都随时随刻在运用自已的判断方法向公众告知自已的想法,利用博客、论坛、社区等手段。比如说,要想知道到底是谷歌好还是百度好,去了解的最好的途径(也是没有办法的途径,毕竟搜索界里只有这两位老大)就是“互搜”,从而根据各种实时的搜索所得来进行综合评估。特别是搜索的客户,要其真金白银掏出银子,最相信的还只有权威度较强的新闻。
捂是捂不住的,牛奶事件是最好的说明。作为公众性企业,特别是其成为一个民众了解事实真相,也是了解新闻的重要途径与平台时,就要有勇气不惧竞争,客观地亮出对物与自已的底牌,更重要的是担当起不为利益驱使、真正疏通信息管道的社会责任。
期待,百度能够善用的自已的搜索技术,善待自已的衣食父母,特别是尊重新闻并善用新闻营销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