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西方国家金融体系的发展尽管屡有波折,但在资源有效配置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方面总体是成功的,一直是欠发达地区学习的样板。然而在过去的两年内,国际金融市场风云诡谲,以次贷危机形式发端于美国并逐步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使西方金融体系遭受了上个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代以来最严重的创伤。在这场危机中,金融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们-投资银行、商业银行、保险机构、养老基金以及对冲基金无一幸免,均成为这场危机的受害者,有些可能还身
兼受害者与帮凶的双重身份。在这样的系统性风险中,就算商业银行初期也吸收了高风险贷款并将其证券化,但若其在后期没有狂热地把证券化或者相关产品转身买进,或者没有参与大量CDS交易,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幸免于难"。不管市场如何创新,环境如何复杂,信用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依然有效,那就是知己知彼,有所为有所不为。所谓知己,就是银行要明确自身的风险偏好;所谓知彼,就是银行能准确的计量客户、交易对手、项目、产品的风险;所谓有所为有所不为,就是要抵制"诱惑",坚持住底线。 银行是通过经营风险而获利的机构,我们必须同风险打交道,但前提是要明确自身的风险偏好,不应该盲目地、简单地围绕利润做业务。风险偏好的确定通常需要考虑两方面的情况,一是银行能承担多少风险,这与银行的资本结构、经营现状、经济政策环境、风险管理能力有关,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客观的数字;二是银行准备承担多少风险,这是一个主观上的选择取向,高风险高收益,高收益高风险,商业银行,百年商业银行,需要稳健的风险偏好。 当明确了风险偏好和底线,银行要做的就是选择底线之内的"客户",排斥底线之外的"客户"。如何清楚判断"客户"在底线内外呢?这就需要借助风险识别和计量技术达到"知彼"的目的。计量技术好比一把尺子,底线好比这尺子上的标线,拿尺子去"量"客户,达标的放行,不达标的拒绝。 次贷危机发生后,从对国际评级机构的质疑出发,国内外出现了不少对风险计量的争论。相当一部分人认为,风险计量没有用,风险计量模型并没有计量出真正的风险。客观来讲,这种认识是有失偏颇的。打个不恰当的比喻,金融创新和风险管理就像是"魔"和"道"之间的关系,"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魔"的发展总是快于"道"的约束。风险计量之所以没有为化解本次金融危机出力,究其原因在于,这些年来金融创新发展太快,而针对这些金融创新的风险计量技术和风险管理制度却一直没有跟上。麻省理工的著名教授AndrewW.Lo在美国国会听证会上对此还专门做了陈述,他认为,恰恰是高校在这方面毕业的人才不足,以及银行在风险计量领域投入不够,才导致没有足够的资源投入到众多交易的风险审核和计量中,因而导致了众多的后续失败。和国外相比,国内的金融创新(无论是资本市场还是商业银行自身)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国内银行不应由于此次危机而放慢前进的步伐,而是要稳步开展创新,当然同时要及时跟进风险计量和管理,这才是此次危机给予我们的最好启示。 "有所为,有所不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中,既有由于投资政策激进导致关门大吉的雷曼兄弟,也有一直稳健经营而收购了美林证券的美国银行。个中原因,与能否根据风险偏好坚守住底线有着重要的关系。在过去几年里,很多银行没有经受住"快钱"的诱惑。在全球普遍处于低利率的时代中,流动性泛滥导致很多银行放松了放贷标准,过多的资金追逐着不合格的客户,同时,由于看到资产证券化的投资者在过去几年内赚得盆盈钵满,不少银行也禁不住诱惑,加入了自营交易的行列,大把大把地将钱投入"有毒证券",最终导致灭顶之灾。"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抵制住"诱惑",坚持住底线,就是百年银行的基石。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国务院相继出台了"国十条"经济刺激方案和"国九条"金融促进经济发展措施。在当前的特殊时期,商业银行不能因为预期经济下滑而忽视政策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带来的机遇,更不能忽视机遇中蕴涵的不确定性。商业银行应该抓住机遇,并守住底线,做银行熟悉的、做银行擅长的、做银行能承受的,遵循"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原则,救急、救穷、不救乱。只有这样才既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又能保证银行健康稳定发展。 (作者为建设银行风险管理部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