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手卫生指南2009 2009银行股投资指南2



系列专题:2009中国营销

中信银行走势疲软的背后

中信银行没有太大的“大小非”减持压力,这也是和其他银行股相比的一个优势。

在14家银行股中,中信银行的资产规模排名第6,小于4家国有大银行和招商银行,在中小股份制银行中排名居前。

2009年1月20日,中信银行(601998)公布了2008年的业绩预告,净利润同比增长60%,不良率1.4%以下,拨备覆盖率150%左右。

仅就60%的增长水平看,自然算得上高增长业绩,不过如果和2008年第三季度环比,不难发现,公司第四季度业绩下降了80%。导致第四季度业绩大降的原因不是因为公司业务出现问题,主要是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不良贷款上升,公司将拨备覆盖率从三季度的120%提高到150%,直接导致第四季度的净利润缩水。

中信银行大幅提高拨备覆盖率应对不良贷款,或许和公司的贷款投向有关。由于公司的强项在于公司业务,零售业务比重很低,过于集中在公司业务上,更容易暴露在宏观经济下行的风险之中。从公司贷款的行业看,制造业占比高达48%,从贷款投向的区域来看,长三角占比30%,珠三角占比15%,无论从行业还是区域来看,都是目前经济背景下容易带来不良的爆发点。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至少目前看,公司1.4%的不良率在银行股中还是处于较低水平。

在降息周期下,银行在2009年的普遍做法是“以量补价”,希望通过大规模的贷款投放来弥补息差下降的损失。“4万亿”相关项目成为银行争夺的焦点,对于中信银行而言,和四大国有银行竞争“4万亿”并无优势,不过在中小股份制银行中,中信银行还是具备竞争力,因为其资产规模在股份制银行中居前,而且公司业务也是其传统强项。2008年,公司对公存款增速位居中小商业银行之首,对公贷款增速位居中小商业银行前列。

不过长期看,个人业务上的短板终将制约中信银行的发展,在目前的经济相对低迷时期,公司其实更应该通过大力挖掘个人业务的潜力来应对业绩下滑的风险,或许在危机之下,这反而会成为公司业务转型的一个契机。从2008年业绩看,公司的手续费和佣金收入连续多个季度环比上升,而且上升幅度高于其他银行股,已经可以看出公司对中间和零售业务的重视和努力。尤其是旗下的一些贷款理财产品,大股东中信集团的金融控股平台,对于中信银行开展零售业务也可以起到不小的帮助。

从最低价3.7元至2月20日的4.47元,中信银行的涨幅仅为21%,大大落后于其他中小股份制银行,更接近于国有大银行最近的走势。1.85倍的市净率水平,在银行股中处于中等水平。或许是公司去年第四季度业绩的环比大跌吓退了不少投资者,考虑到四季度的业绩大跌并非业务问题,而是公司未雨绸缪之举,所以其实并没有看上去那么可怕。另外,中信银行没有太大的“大小非”减持压力,这也是和其他银行股相比的一个优势。

深发展  轻装上阵

 who手卫生指南2009 2009银行股投资指南2

虽然每股收益大幅下降,短期内会对股价形成一定冲击,但是好处也显而易见,首当其冲的就是不良贷款和不良率大幅下降。

作为国内第一家上市银行,深发展(000001)也是历史包袱最重的银行,很长时间以来,公司一直为资本充足率过低和不良贷款率过高等因素困扰,也因此制约了公司的规模扩张和业绩增长。不过公司在最近痛下决心,大幅度提高拨备覆盖以及核销坏账,公司的历史包袱将从此卸下,2009年将是深发展轻装上阵的第一年。

2009年1月13日,深发展发布公告称,2008年第四季度新增拨备约为56亿元,核销约94亿元,核销了全部损失类和可疑类的不良贷款,以及很大一部分的次级类贷款,核销贷款的绝大部分为2005年以前发放的历史不良贷款。经此处理后,公司2008年的净利润约为6亿元,和2007年的26.5亿元相比下降77%,基本每股收益为0.2元。公司以2008年利润的86%对历史问题做了一次清算,为来年业绩增长提供了保证,充分利用丰年将账户做实,这也是监管层的一贯主张。

虽然每股收益的大幅下降短期之内会对股价形成一定冲击,但是好处也显而易见,首当其冲的就是不良贷款和不良率大幅下降。目前公司仅剩19亿元次级类不良贷款,不良率从2008年三季度的4.3%下降到0.67%,在14家银行股的不良率排行中,几乎从最高降至最低,拨备覆盖率也从53%上升至105%。其次,银行股在2009年的业绩难以重现过去几年的高增长,深发展主动将2008年的业绩做低,反而为2009年乃至以后的业绩预留了上升空间。从乐观的角度来看,如果此次被核销的坏账将来被重新收回,对投资者可能是意外之喜。

当然,这些拨备和核销只是会计处理,和公司的实际经营没有太大关系。虽然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77%,但深发展在2008年的经营状况还是保持了不错的增长势头,贷款比年初增长29%,存款比年初增长28%,公司拨备前的利润同比增长约40%。

在经过大规模核销后,公司原本就不雄厚的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将再次受到考验,在过去几年,深发展就因为这两项指标过低,从而失去了很多创新业务和异地扩张的机会。在解决了不良率的问题之后,深发展的下一步重点应该是提高资本充足率,按照公司的计划,2009年的资本充足率要提高到10%以上,公司希望通过增发募集40亿元,以及发行次级债等方案来实现10%的目标。

深发展的巨额拨备和核销行为虽然使得净利润在短期内大幅下降,不过从股价走势看,投资者对此显然持欢迎的态度,其股价从最低8元至2月20日的13.63元,涨幅70%,在银行股中排名第一,这体现了投资者对深发展轻装上阵之后的美好预期。在2008年的低基数之上,深发展将成为2009年业绩增长最快的银行股。当然,这些会计处理上的数字游戏,对公司内在投资价值没有根本的影响,长期而言,深发展还是需要用业绩来回报投资者的期待。

北京银行  本土化与全国化

在“4万亿”项目的刺激下,国内银行开始了激进的扩张之旅,北京银行较低的贷存比,意味着公司可以有更大的扩张空间。

1996年,北京市的90家城市信用合作社组建改制成为北京银行(601169),依托北京市的雄厚经济背景和公司的良好经营管理,北京银行已经发展成为国内资产规模最大的城市商业银行,并于2007年在A股上市。荷兰ING银行以16.07%的股份为北京银行的第一大股东,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以10.4%位居第二。

作为一家城市商业银行,北京银行的最大优势就在于本土化发展,充分利用本土优势分享北京市的高速成长。在北京地区,北京银行的网点数量仅次于四大国有银行。在公司发展初期,北京银行的客户多以政府资源的大客户为主,在上市前的2005和2006年,单一最大客户贷款比例一度高达24.61%和14.07%。不过,客户资源过于集中也同时意味着风险过于集中,公司在最近几年明显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倾斜力度。2008年中期,北京银行的单一最大客户贷款比例降至8.76%,虽然仍然保持了很高的水平,但对中小企业的努力也收到成效,2008年上半年,公司中小企业贷款总额超过500亿元,比年初增长超过13%,中小企业贷款占比达到了33%。另外一个凸显北京银行本土化优势的标志是,北京银行是北京市唯一的医疗保险基金结算和存储银行,为500多万名医保客户提供金融服务,这为北京银行拓展零售业务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北京银行并不满足于仅仅成为一家地区性银行,在北京的地位逐步稳固后,开始启动了全国性扩张的战略。自2006年首次在天津开设分行之后,截至2009年2月初,北京银行已在上海、西安、深圳和杭州等地开设了5家异地分行,以及2008年11月开业的香港办事处。公司的2008年前三季度,天津、上海、西安和深圳4家异地分行的存款占公司总存款的比重仅为4.3%,而贷款占比已经达到了12.4%,这显示公司总部对异地扩张的资金倾斜和扶持力度。以目前北京银行的扩张速度,2010年可能就可以在全国主要发达城市完成布局,这将成为北京银行未来几年的一大看点。

北京银行在过去几年的经营策略较为稳健,以贷存比(贷款占存款的比例)指标看,2008年中期的贷存比为62%,在上市银行中处于很低的水平。在“4万亿”项目的刺激下,国内银行开始了激进的扩张之旅,北京银行较低的贷存比,意味着公司可以有更大的扩张空间。在资产质量上,由于公司稳健的经营风格,风险控制也较为出色,不良贷款余额和占比连续多年实现“双降”,大部分贷款投向综合业务(市政水电之类)。令人略感不安的是房地产贷款的比重,由于公司历史上对房地产贷款比重加大,上市前一度达到19%,最近几年虽然一直主动收缩至12%,不过这一比重在银行股中依然排名第3,次于兴业银行和民生银行。

与国内大部分银行股一样,北京银行的主要收入也是来自传统的息差收入,非息收入占比不足10%,这表明北京银行在中间和零售业务上还需要更多的努力。不过在传统业务上,在本轮降息周期导致息差缩窄的背景下,北京银行体现出了较好的抵御风险能力,2008年前三季度的利息收入依然实现了70%的同比增长,在14家银行股中仅次于交通银行。在对2008年的业绩预告中,公司预计全年净利润同比增幅60%左右,这在全部14家银行股中也是名列前茅。

北京银行的稳健成长也得到了投资者的认可,股价从2008年最低点6.42元至2009年2月20日10.83%,涨幅69%,在同期银行股中涨幅第二。从市净率来看,公司2.16倍的市净率在银行股中处于中上水平。

南京银行  以债券对抗降息

南京银行的一大特点就是资本充足率高,以26%的资本充足率位居14家银行股之首,同时拨备覆盖率也超过200%,在上市银行中同样位列前茅。

南京银行(601009)成立于1996年,是继深圳、上海、北京之后的国内第4家城市商业银行。

南京银行主要依托南京本地市场,存贷款规模在南京当地位居5个国有银行之后,存款占据8%的市场份额,贷款占据5%的市场份额。继北京银行、上海银行之后,南京银行成为第3家异地开设分行的城市商业银行,2008年开始了异地扩张步伐,希望走出长三角,面向全国市场,截至目前已经在上海、无锡等地开设了分行,计划在未来3年增设6~8家异地分行,其中开设北京分行的申请已经报至银监会。

国内大多数银行的业务基本趋同,主要盈利模式是依靠息差收入,南京银行是一家有着鲜明特色的银行,除了传统的息差收入,非息净收入一直保持较高的比重。2008年前三季度,公司的非利息净收入占比分别为11.75%、13.2%和16.49%,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南京银行一直致力于拓展债券业务。

南京银行是首批进入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商业银行之一,目前也是参与上海同业拆借利率(Shibor)报价的16家商业银行之一,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以来,在同行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凭借公司在债券市场多年来积累的口碑,南京银行在业内已经打造出“债券特色银行”的品牌形象。

在A股市场14家上市银行股中,南京银行的债券投资比重最高,接近40%。2008年前三季度,南京银行的债券余额达到335亿元,环比上升18%,大大超出同期生息资产5.5%的增长幅度。债券比重过高给公司带来的影响是,在降息周期下,这将使得公司的息差负面影响远远小于其他银行,成为降息周期下的一个避风港。当然反过来看,在过去几年的加息周期内,高比例债券也制约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可谓此一时彼一时。南京银行不仅债券资产比重较高,而且债券“久期”最长,超过3年,一年内需要重新定价的债券占比不足10%,重新定价期限超过5年的债券资产超过20%。债券资产的高比重和长久期,使得南京银行比其他银行更能规避降息风险。

南京银行的另一大特点就是资本充足率高,以26%的资本充足率位居14家银行股之首;同时拨备覆盖率也超过200%,在上市银行中同样位列前茅,这使得公司业绩具备了较强的缓冲坏账的能力。南京银行目前正为不良资产所困扰,据悉,有3家贷款过亿的企业客户出现问题,其中两家比较严重,包括“中国袜业出口大王”江苏巧丽针织品有限公司。另外,由于南京银行涉足债券市场较深,也不幸在雷曼债券上触雷,所幸规模不算太大,300万美元左右。得益于拨备覆盖率价高,在计提大量坏账之后,公司2008年的业绩预告依然保持了70%的同比高增长,在上市银行中依然名列前茅。

对南京银行而言,虽然其债券特色为其增色不少,但在传统的息差业务上,公司并没有太强的过人之处,更多只是伴随南京和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而增长。对国内银行而言,尽管拓展非息业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短时间之内,传统的息差收入仍是主流,对于南京银行而言,看点在于传统和创新之间如何平衡。

从公司股价走势来看,从去年最低价7.44元反弹至今年2月20日的11.06元,反弹幅度49%,领先于大多数银行股的涨幅。

宁波银行  金融危机下的生存样本

如果将来中国经济走出低谷,民营经济重新活跃,宁波银行也将随之摆脱困境。

宁波银行(002142)成立于1997年,在宁波市原有10多家信用合作社基础上改制而来,在改制过程中实现了全员持股。由于植根于我国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宁波银行的服务对象以当地中小企业为主,在我国经济的上行周期,宁波银行充分分享了当地蓬勃发展的民营经济,在我国的城市商业银行中排名一度居前,并且成为仅有的3家上市城商行之一。但是当国际金融危机来袭,我国出口行业和中小企业遭遇打击,宁波银行同样也暴露在国际金融危机的风险之中。

最明显的现象就是公司不良贷款的上升。虽然就目前看,宁波银行一直以不足1%的不良率水平在14家银行股中排名最末,不过最近几个季度,公司的不良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2008年第三季度,公司的不良率从年初的0.36%上升至0.6%,不良余额上升了1.2亿元,和大部分银行不良贷款的“双降”趋势相比,宁波银行的“双升”引人关注。在不良率迅速上升的同时,公司原来较高的拨备覆盖率看起来也并不可靠,从323%迅速下降至200%。尽管200%的拨备覆盖率在银行股中已经算得上很高水平,但是考虑到宁波地区中小企业面临的压力,这将给宁波银行的资产质量带来更大的考验,不良率的上升可能会快速消耗拨备覆盖率。

与资产不良率上升相比,公司更需要担心的可能是规模扩张的问题。宁波银行在过去3年保持了30%的复合增长,高增长一方面得益于当地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也得益于个人房贷业务的增长。在公司的对公贷款中,将近40%的比例投向了制造业,宁波地区的外向型经济受本轮经济危机的冲击不言而喻,给宁波银行的影响一方面在于带来不良资产,重要的是企业开工不足,导致贷款需求下降。虽然目前看,国内银行业的新增贷款在1月份创出1.62万亿元的天量,但是更多的贷款需求还是集中在政府主导投资项目上,民间投资热情并不活跃,对于宁波银行这种面向中小企业的银行,从“4万亿”项目中获益的程度可能不如其他银行。从个人业务看,公司的个人贷款主要集中在房贷业务,上市之前的房地产业务贷款比例超过80%。在过去几年房地产的黄金时期,这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源泉,但是在目前低迷的房地产市场下,个人房贷业务也很难重现两年前的高增长,公司在2008年的业绩报告已经很明显地体现出这种趋势。对于宁波银行而言,房地产业务的萎缩可能意味着另外一个引擎减速。

公司预计2008年业绩增长50%~70%左右,客观而言,这还是很高的增长水平。不过真正的考验在于2009年,一方面要面对不良贷款上升的风险,同时还要面临贷款需求减少的压力。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宁波银行的处境,可能是观察中国银行业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的一个典型样本。如果将来中国经济走出低谷,民营经济重新活跃,宁波银行也将随之摆脱困境。

宁波银行在2007年7月上市时,一度受到投资者热捧,9.2元的发行价很快被拉升至32元,一度给这家内部员工持股的银行批量生产了将近100个千万富翁和1000个百万富翁。不过随着股市的重度下挫,公司股价在2008年最低跌至5.8元,2月20日收于8.73元,反弹幅度51%,2.54倍的市净率在银行股中处于估值最高水平。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29973.html

更多阅读

五月狼:别冲动,视银行股走势而后定

五月狼:别冲动,视银行股走势而后定  1)今天大盘的走势还是令我相当意外,虽然我对于政策的解读为重大利空,但是没想到居然来势还是如此之猛,而且连个红盘的机会都不给,可见市场极其疲弱。所以冰冻三尺会一日之寒,造成今天的市场如此下跌,也

转载 当下银行股此物最相思 此物最相思上一句

我觉得市场不经历一次大的洗牌让广大投资者伤痕累累他是不打算起来大跌不远大涨就在其后原文地址:当下银行股此物最相思作者:牵牛星李剑当下银行股 此物最相思李 剑在当下,在所有行业中,银行股最为惹人争议、发人深思。在它们身上,凝

转载 张可兴:死多头为何减仓银行股?

原文地址:张可兴:死多头为何减仓银行股?作者:风中散发的博客【注:有网友让我点评一下本文。这篇文章暴露出格雷最大的问题是在重仓银行股之前没想明白自己到底懂不懂,冲上去成为死多头后撤下了,就已经输了。一个合格的职业投资者,在作出重大

声明:《who手卫生指南2009 2009银行股投资指南2》为网友雨的印迹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