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对学生学术报告 校长和他的学生们1



  作者:李黎

  下午5点左右,义乌工商学院的创业园开始热闹起来。这座看上去有点陈旧的白色教学楼里到处是步履匆忙的物流快递人员、拎着黑色塑料袋的学生,他们进进出出,将一个个大小不一的纸箱搬到停在学院旁边的货车上。整栋楼里,撕胶带、订箱子的声音不绝于耳。

  “每天都是这时候发货。”一位学生边打包边说。每间大教室都非常凌乱,而且格局都差不多,总是摆放着几排电脑,沿着墙则是一排排货架,上面堆满了花花绿绿的小商品。进门处的黑板上,写着中通、圆通、宅急送等快递公司的价格。

  创业园是义乌工商学院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园,这里汇集了互联网销售、仓储、物流快递等电子商务的整条价值链,一切都是真金白银地演练,现在有120多名学生在这里“孵化”创业梦想。他们大多数来自浙江的贫困地区,曾经为生活和前途发愁,现在却依托义乌国际小商品市场,在互联网上找到了新的方向。

  创业园在2007年底成立。在全校8000多名学生里,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进来的,只有开实体店铺每月销售收入超过8000元,或者淘宝的4钻卖家,才有资格申请。创业学院首批30名学员都是在校创业的佼佼者,他们将学习财务、仓储管理、合同法等学校专门为其定制的课程,这些都和他们未来管理企业息息相关。

  和中国别的大学相比,义乌工商学院充满了浓厚的经商气息。尽管创业学院只有30名学生,但是整个学校开网店、做外贸、经营实体的学生却超过了1800人。60%的学生能够自理生活费,近20%的学生能自己交学费。电子商务是义乌工商学院的一大创业特色,超过1200名学生在网上进行互联网销售,其中获得“钻石”等级以上的学生就有400多名,边学习边开店,每月赚四五千元的学生比比皆是。

  这和大学生就业的严峻现实形成了鲜明对比。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9年《经济蓝皮书》预计,2008年底将有100多万高校毕业生不能就业,而2009年有将近611万大学生面临就业。但是在义乌工商学院,最近3年毕业生的自主创业率达到了11%。

 校长对学生学术报告 校长和他的学生们1
  “我们的学生是生存型创业。”义乌工商学院副院长贾少华这样介绍自己的学生。他认为技术精英加风险投资的模式对这里的学生们来说太不现实,义乌工商学院这种高职类大专院校的学生,创业的初衷更多地是解决就业和生存问题,这和当年靠着“鸡毛换糖”发家的老一代义乌人的创业没什么两样。只不过,和当年的创业的义乌人不同,互联网给了身处义乌的草根年轻人新的机会。

  创业教父

  贾少华出现在创业园时,不少学生朝他笑一笑,又匆匆跑开去忙生意,而贾少华却能如数家珍地道出每个学生的背景,老家是哪里的,叫什么名字,现在淘宝上已经是几钻卖家。

  很少有大学校长和学生们这么平等地相处。在心底里,学生们都尊敬他,也把他当朋友看。若不是贾少华鼓励学生们创业,很多学生或许现在仍然生活在贫困中。

  创立了10年的义乌工商学院目前有工商管理、计算机工程、现代文秘等8个系25个专业,在校学生8000多人,是一所公立全日制高职类大专院校。“没有电子商务专业!”贾少华有些揶揄地说。而这所学校,却有着全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创业学生群。

  在高考录取时,义乌工商学院是最后一批录取的学校。“收分低,又是大专,很多人进来时心不甘情不愿。”贾少华这样分析学生们入校时的心情。学生大部分是外地人,因为义乌本地的有钱人都把孩子送出国念书去了。

  令贾少华焦虑的是,学生们如何在学知识的同时,重塑对人生的信心。作为教育工作者,他的成功案例是自己女儿——清华大学毕业后,他的女儿去了加州伯克利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他担心进入义乌工商学院的孩子们念书没有动力,去网吧打游戏或者谈恋爱,于是制定了严格的校规,上课必须点名,早晚必须上自习课,学生不得外出租房住。但是这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大背景下,这些大专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并不高,“自习教室和图书馆经常都空空荡荡。”

  因为是高职类院校,义乌工商学院也倡导教学与实践并重,鼓励学生勤工助学。地处义乌,国际商贸城每个月都有博览会,很多学生去帮着发传单做兼职,渐渐地积累了一些初步的人脉。互联网给了学生们在打工和勤工助学之外的新的机会。2007年以后,一些学生尝试着在网上开店,他们从义乌国际商贸城进货,放到淘宝上销售。到了2008年,在淘宝开店已经在学校里流行开来,最早一批做淘宝的几个学生的生意越做越大,后来搬出了学校,在校外租房住,这在当时是要被开除的。

  贾少华知道后,约了一个名为杨甫刚(封面人物右一)的大三学生到自己办公室,后者在淘宝上已经是皇冠卖家。和杨甫刚聊过后,贾少华很欣赏这个年轻人的创业精神,当即送了一本自己写的书给他。也就是这个时候,贾少华注意到学校里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创业的学生,这令他感到欣慰。“孩子们成天忙着进货、管理、做生意,比去网吧和谈恋爱好多了!”

  为了鼓励学生们创业,贾少华在学校里成立了创业学院,在全国高校里率先打破了专业界限,跨专业招收创业已经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制定特色课程,辅导他们成为能提供就业岗位的创业者。除此之外,义乌工商学院还出台了《学生勤工助学实施办法》、《关于鼓励与引导学生创业的若干规定》等制度,创业学生可以通过网上交作业、个别辅导、单独考试等形式修完课程,而且创业实践可以抵学分。这些举措,激发了学生的创业激情,在学校里形成了极具活力的创业文化。“老板、经理不是教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贾少华说。

  

  创业学院里,原来的教室如今用来给学生做创业基地,墙上贴着有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照片的海报,马云是这里学生的偶像在创业园,“搬出去”成了成功的代名词。那些在网上创业的学生往往从创业园起步,生意做大后,就搬出校外租房住,为学弟学妹们腾出地方。贾少华对每一个“搬出去”的学生都记得很清楚,也为之欣喜。他不再担心他们不务正业,“创业了,就会有责任感。”

  尽管在高等教育圈子里极具争议,但是贾少华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尊重。他认为最重要的并不是学生们创业,而是重新鼓舞了他们的生活信心。“这些孩子进学校时都不自信,认为自己在人才市场上没有竞争力,但是出学校的时候,很多人都鼓足了信念,有了人生的方向,这才是最令人高兴的事情。”

  也许对于老师来说,最欣慰的事情,就是看着自己的学生能够很成功,很自信,能够昂首走出校门,走向更令人憧憬的人生。不过贾少华却总是说是学生让他感动,在这些学生身上,他不仅看到自己从来没有用过的电子商务如何创造了那么多新的机会,更看到这些创业的年轻人的激情、勤奋和责任感。“世界的变化太大了,不向这些年轻人学习,不理解他们,还要用老的观念去限制他们,那才是真正的误人子弟!”作为大学校长,贾少华经常这样来检讨现行的教育体制。

  带头大哥

  何洪伟开着他的宝马530出现在学校里,一些学弟学妹凑上来,有些兴奋地问:“你就是那个何洪伟?!”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学弟学妹们的神色中往往带着一份尊敬和崇拜。

  在义乌工商学院,何洪伟的名声仅次于马云,而且比起马云来,何洪伟的成功更加触手可及——这个2004届的毕业生,当年因为家境贫寒,连学费都交不起,毕业后还欠了学校一屁股债。后来他开网店起家,不过几年的时间,何洪伟现在拥有了一家年销售额以千万元计的网上商城,公司有30多名员工。这样的创业故事激励着后来的学弟学妹们争相效仿。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29723.html

更多阅读

汉武帝和他的女人们之三:李夫人

倾国倾城李夫人-----汉武帝和他的女人们之三1/虽然伟人毛泽东曾经在《沁园春。雪》里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但一般来说,一提起中华民族的辉煌文化,几乎总离不开汉唐;提起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千古一帝,也总离不开秦

教师节:说说郭靖和他的师父们

韩愈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金庸的武侠小说不仅仅是一部大侠史,同时也是一部师徒史,纵览其十五部长中短篇小说,能自学成才者实为聊聊。良好之师,得之犹如虎添翼。今适逢教师

声明:《校长对学生学术报告 校长和他的学生们1》为网友収吢丆再浪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