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金姬(记者)
英国劳斯莱斯的创始人之一亨利·莱斯(F.HenryRoyce)曾说:“车的价格会被人忘记,而车的质量却长久存在。”有着106年历史的劳斯莱斯就因起手工制造的小批量生产而让其成为汽车界的贵族。在本次上海车展上,劳斯莱斯带来了人气颇高的幻影系列,还在亚洲首发了最新试验车型200EX。对此,亚太区总裁科林·凯利(Colin Kelly)十分乐观地对《新民周刊》说:“我们多次经历萧条,客户定制确保我们细水长流,已有客户对我们2010年即将推出的RR4下订单了。” 处变不惊 《新民周刊》:此次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萧条冲击了整个汽车业。劳斯莱斯是否也受到影响? 凯利:当然,我们也未能幸免。一些潜在客户可能因为资产缩水而暂时放弃购买劳斯莱斯的念头,毕竟我们的车价格不菲。幸运的是,我们的大多客户都是非常成功的有钱人,即便金融危机对他们有影响,他们还是买得起劳斯莱斯,更何况我们的车在危机时刻也是不错的保值商品。 我们2008年的业绩其实很不错。与2007年1010辆(中国大陆80辆,香港地区26辆)的年度总销量相比,2008年销量增长了20%,共售出1212辆(中国已成为除美国和英国外的劳斯莱斯汽车全球第三大市场)。 但2008年底开始,整个销量都在放缓,我们预计这一趋势会贯穿整个2009年。因此英国苏塞克斯地区的古德伍德工厂(劳斯莱斯现在总部)已经削减了一部分兼职人员,鉴于客户定制的需求会呈现一定萎缩。另一方面,我们英国总部招了更多实习生,培训他们有关手工制造汽车的技能。我们也在萧条期努力扩大营销网络,这些都是为日后客户订单的复苏做好准备。 事实上,回暖的迹象已经出现,今年我们推出的试验车型200EX还没有进入销售阶段,但不少客户已经表现出兴趣。他们甚至对明年推出的RR4也跃跃欲试。这款车的研发工作已经完成99.9%,只剩下最后测试阶段,今年下半年会投产,将于明年第一季度推出。 《新民周刊》:劳斯莱斯有着106年的历史,经历了多次萧条,是否有什么经验让它在今天处变不惊?凯利:4月17日我在新加坡参加一个论坛,听闻美国在250年的历史里有过200次的经济下滑。因此所谓的“萧条”其实可能经常存在,而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由于年代久远,我也就不举例说明了。 和你说说上世纪90年代我们的一次“劫难”吧。1992年的全球经济明显不如1990年,但我们却以1990年的方法在1992年工作,缩水的销售量让我们有些措手不及。通过那一次,我们意识到与市场要随时保持沟通。例如现在的亚太区是劳斯莱斯最主要的客户定制服务地区,一旦我们发现需求量下降,我们就会立刻进行生产方面的调整。 我们现在不会消极地看萧条,而是把它视作一次转机。勇于改变是劳斯莱斯的常青秘诀之一。 只卖不送 《新民周刊》:劳斯莱斯曾是英国王室的御用座驾,现在却被宾利取代。有趣的是,宾利曾属于劳斯莱斯旗下,只不过在1998年劳斯莱斯被宝马集团收购时宾利归了大众集团。一方面作为英国品牌,劳斯莱斯如何和德国母集团磨合?另一方面,被曾经的“兄弟”抢去英国王室这个客户,劳斯莱斯是否心有不甘? 凯利:首先,德国宝马集团1998年买下劳斯莱斯时,还并不真正了解这一品牌。等他们完全了解后,就给了我们充分的独立性,让我们在伦敦做设计,工厂也还放在英国,保持原来的英伦特色。在宝马这棵“大树”的庇护下,我们可以在财力、物力和人力上有所依靠,至少可以有助于我们度过类似现在这样的金融危机。 至于失去英国王室这样的客户,我们虽然感到有些可惜,但他们有选择的权利。我们对任何客户一视同仁,坚决出售而不是赠送劳斯莱斯。事实上,不少其他国家的王室是我们的忠实客户,买得最多的王室是马来西亚,而中东国家的王室成员也很喜欢定制我们的汽车。 我希望大家不要把我们当作王室的座驾,我们现在的目标客户主要是世界各地的成功人士、企业精英,王室只是我们的一小部分客户。这次对于RR4感兴趣的潜在客户中85%从未购买过劳斯莱斯。 《新民周刊》:亚太区的劳斯莱斯客户,和其他地区有何不同呢? 凯利:我们的客户是从20-70多岁的成功人士,他们努力工作,喜欢开车,这一点亚太区和其他地区都一样。我发现中国的劳斯莱斯车主很喜欢雇佣司机为他们开车,而澳大利亚车主则喜欢自己驾驶劳斯莱斯。如果中国客户需要,我们会为他们选择的司机进行专业驾车培训。中国客户也善于讨价还价,这些都由我们各地的经销商去接洽。 在中国,一些酒店喜欢订购劳斯莱斯。如2007年香港半岛酒店买了14辆,北京王府饭店买了2辆。今年上海的浦东香格里拉花700万买了一辆劳斯莱斯“幻影”,成为亚洲首家拥有此款车型的五星级国际酒店。现在经济不稳定,反倒坚定了不少中国客户购买劳斯莱斯的决心,因为他们觉得这是保值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