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流文物,包括那些在侵略战争中被掠夺的本该属于中国的文物,价格不断飙升的道理何在?到底是谁使这些文物的身价如此惊人?国人又该不该力捧这些文物?
自从圆明园兽首拍卖风波在人们视野中愈演愈烈,拍卖过程扑朔迷离,文物归属千回百转之后,中国文物回流之风便被推上了高潮。回流文物,包括那些在侵略战争中被掠夺的本该属于中国的文物,价格不断飙升的道理何在?到底是谁使这些文物的身价如此惊人?国人又该不该力捧这些文物呢?
两件圆明园兽首在佳士得拍出总共2800万欧元的天价后,人们一方面在关注神秘的拒绝付款的中国买家,另一方面更关注文物的具体走向问题。许多人知道兽首,还是从2000年香港佳士得和香港苏富比的拍卖会以及2007年爱国企业家何鸿燊买下两尊兽首后捐给国家开始的。但是有多少人知道,兽首的真实价值呢? 1985年,一位美国古董商在加利福尼亚州一处私人住宅内无意中发现了马首铜像,和它在一起的还有牛首和虎首铜像。当时,牛首被放在浴室挂浴巾,虎首和马首则被当成了普通的园艺装饰品,摆放在了花园的水池旁。这位古董商以每尊1500美元的低价买下了这三件铜首。
从1987年到1989年,包括这三件圆明园铜兽首以及猴首铜像,相继在纽约和伦敦的拍卖会上,当时最高成交价是马首,为25万美元。之所以是马首,主要是因为乾隆皇帝是属马的,所以在制作工艺上是最为精湛。此次流失海外辗转多年的鼠首和兔首铜像,出现在法国佳士得拍卖会上,最终各以1400万欧元拍出,这个价格无论从工艺上,还是从市场角度来说,都是非常不合理的。从工艺角度来说,鼠首、兔首与马首不能同日而语,而马首的成交价只有600万欧元左右;从市场角度来说,目前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艺术品拍卖行纷纷降低了拍品的估价,有什么道理将这个估价定的这么高呢?我们有理由推测,在商言商的拍卖行是不可能不唯利是图的,于是中国人的各种民族感情、爱国情绪,甚至是对于佳士得停止拍卖的诉讼,都有可能成为商人们利用的工具,借机抬高拍品价格。
海外的中国文物数量庞大,分布广泛,仅在大英博物馆就藏有中国文物2.3万多件,如商双羊尊、西周康侯簋、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等,都是国宝级的珍品。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47个国家的200多家博物馆中有中国文物167万件,再加上通常是馆藏量10倍的民间收藏,就是说,在海外的中国文物超过1000万件。让它们回家可以说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但是目前除了中国台湾的官窑瓷器、日本的中国古瓷价格高于内地外,其他同一种文物古玩在内地价格总体上高于海外回流艺术品的来源地。如中国近现代书画,在国内市场上价位普遍很高,甚至比海外的市场价位高出许多。历史上东亚各国在历次战争中都有大量文物流失海外。
日本上世纪70年代经济起飞,日本便开始大规模收购海外本国文物,文物价格随之节节攀升。韩国在经济起飞后,也采取类似措施,将本民族被掠夺的文物大批回购。因此,文物古玩回流本质上是资本逐利的表现。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文物市场私人资本日益庞大,提供了价值提升的空间,文物便开始回流;当价格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后停滞或降低,文物回流变缓。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没有必要在文物回流和国家尊严、民族自尊之间简单地画上等号,中国大陆的文物市场尚处于成长阶段,对于买家来说,理性客观地看待回流文物才是正确的态度。
文物回流大事记:
1995年,北京瀚海推出北宋张先《十咏图》手卷,被故宫博物院以1980万元购去。
2000年春,保利集团以3000多万港币的价格拍购到圆明园猴首、牛首和虎首铜像,从而实现国宝流失海外140余年后回归祖国的愿望。
2002年11月,流落在海外达300年之久的宋代书法家米芾仅有的三幅大字作品之一—《研山铭》在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的秋拍中,国内买家以2990万元的天价将其购得,被文物收藏界认为是我国文物回流的里程碑。
2003年,上海博物馆在得知美国收藏家安思远有意出让被称为“中国书贴祖宗”的宋拓本《淳化阁帖》,立即抢先出手,最终以450万美元购得此本。
2003年,在嘉德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距今已有1500年、被称为“中国现存最早书法”之一的书法手卷——晋索靖书《出师颂》,被故宫博物院以2200万元天价收购。
2005年10月,旅美华人陈哲敬先生携龙门石窟北魏时期雕琢的古阳洞高树龛主佛的佛首,和唐代火顶洞左肋侍菩萨的头像等文物回到龙门,让阔别已久的佛雕得以身首重聚。
编辑/钱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