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梅松
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复苏,中央提出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重民生的重要举措。保增长、扩内需的核心就是要扩大消费。消费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集团消费,而在于个人消费、老百姓消费这一块的启动上。老百姓现在不敢消费,主要是不放心,对自己的后半辈子不放心,对产品质量不放心,对食品安全不放心,等等;所以说让老百姓放心,才能扩大消费。 第一,健全的社保体系才能让老百姓放心消费。老百姓把钱存起来,不敢用,其原因是为了养老、为了治病、为了孩子的教育,等等。只有建立起让老百姓放心的社保体系,老百姓才敢花钱。当然,完备的社保体系不可能一天建立起来,但可以通过政府强有力的推动、法律制度的保障,让老百姓感到有指望,有信心。 第二,产品质量有保证才能让老百姓放心消费。老百姓不可能花钱买假冒伪劣产品,现在吃的、穿的、用的,老百姓不太放心,不敢买。加大对产品质量的监管力度,加大对假冒伪劣产品打击力度,与“扩大老百姓消费”有着直接关系,与保增长有着直接关系。 第三,保护好品牌才能让老百姓放心消费。老百姓不愿买冒牌货,冒牌货会极大冲击正牌货,“劣币驱逐良币”,就形成恶性循环。保护品牌产品,保护知识产权非常重要。品牌产品市场销售得越好,仿冒的也就越快。政府主管部门对仿冒的打击力度不大,那谁敢去创新?谁敢去搞新的产品开发?没有新的好的产品,哪有老百姓的消费热点? 第四,保护消费者权益才能让老百姓放心消费。消费者协会是保护消费者利益的,事实上现在在接受咨询以及投诉各个方面,消协还是起到很大作用的。但是不能仅仅依靠消费者协会这么一个群众性的组织来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应该依靠更多的行政管理力量,依靠法律制度,依靠消费者自己来保护消费者利益,这才是最根本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关键在于执行力度和实施细则。商家和企业执行的力度和态度非常关键,而实际的情况是很多的商家、企业能回避就回避,能躲就躲。有的产品有明显的缺陷就是不主动召回,有的销售产品有质量问题就是不主动退货。而中国消费者遇到自己权益被侵害情况下不愿或不敢维护,美国消费者则会非常较真,请律师打官司,甚至会打到店家倾家荡产。中国需要多几个“王海”式的人物,多一些较真的人,而不是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因此,消费者要较真,商家和企业要认真,就会有更多的放心产品和商品。 消费者权益的保护、知识产权的保护对于拉动内需有着直接的关系,让老百姓能够消费、敢于消费和放心地消费才能扩大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