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节:直击华尔街风暴2(52)

 第52节:直击华尔街风暴2(52)


系列专题:《风暴中的瞭望者:直击华尔街风暴2》

  能够在“战国时代”脱颖而出的全球性储备货币的要素也有三项:首先需要有统一稳定的国家;其次要有强大的生产能力,具有最终支撑财富的创造能力;第三是币值的稳定,并能让持有者对其币值稳定具有信心。

  面对当前令人不安的金融局面,部分欧洲国家多次呼吁召开新的布雷顿森林会议。欧洲试图通过新一届布雷顿森林会议,重获世界经济的领导地位。欧洲要想主导世界经济,势必要想方设法扩展欧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影响力。

  1999年1月1日,欧元开始启动,但时逢美国经济持续高涨,欧洲和日本的资金源源不断流向美国,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强势美元”与“弱势欧元”的局面。2001年欧元对美元的比率,一直在1:0.85左右苦苦挣扎,有人把此时的欧元,称为一个“生不逢时的孤苦幽灵”。但从2002年7月15日起,欧元交上了好运。在那一天,欧元与美元打成了平手,汇率变成了1:1。此后,美元汇率不断下滑,而欧元汇率却日益坚挺。

  自2001年以来,美元指数开始了长达7年之久的弱势之旅,美国经济也在新兴市场国家的快速崛起中,表现得黯淡无光。美元相对于世界其他主要货币持续贬值,带动美元的真实有效汇率下降约30%。此次金融危机对美国的金融和经济又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也许由此成为美元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目前,欧元区的经济规模与美国基本相当,欧元主要在欧洲及周边国家使用,在国际交易中约占1/5的份额,欧元已经成为美元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统计资料显示,在全球外汇储备总额中,美元外汇储备占比从1999年的70.9%下降到2007年年底的63.9%的同时,欧元占比却从1999年年底的17.9%上升到了2007年年底的26.5%。

  不过,欧元发展势头虽然强劲,但要想取代美元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是因为,其一,欧洲经济近年来一直增长乏力,现在又面临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其二,欧元还有一个致命的弱点。欧元是建立在超国家协议之上的,仅有成员国遵守承诺的道义约束,而迄今为止主要国际货币都是由国家信用刚性支持的。因此,欧元的前景还有许多不确定因素。欧元虽然目前还不足以与美元平起平坐,但欧盟如能抓住此次金融危机的战略机遇,加快经济整合的步伐,进一步推进内部协调,欧元将有望在未来全球的经济发展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欧元区的诞生,不仅改写了欧洲的历史,也对世界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欧元不仅开创了人类历史上首次不使用武力统一诸多国家货币的先例,也给人们开启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像欧洲大陆这样一个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语言、文化、生活习惯存在很大差异的区域都可以实现货币统一,其他地区为什么不可以仿效呢?

  日益密切的亚洲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也催生了人们对亚洲未来共同货币——“亚元”的期待。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爆发后,有不少学者甚至各国的财经官员,都认为亚洲地区应该创立一种新的货币——“亚元”,寄希望借此稳定区域经济。而此次金融危机的降临,使“亚元”呼声又趋高涨。

  近年来,亚洲金融合作不断深入,也促使“亚元”诞生的前景越来越明朗。东盟各国和中、日、韩三国,在2000年5月签署了关于双边货币互换安排的《清迈协议》,这个协议使亚洲金融合作从构想变为现实。2003年6月,由亚洲11个国家和地区共同出资10亿美元设立的“亚洲债券基金”,为催生亚洲共同债券市场搭建了平台。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2008年5月,东盟10国及中、日、韩三国财政部长,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发表声明,宣布将共同出资800亿美元建立一个共同外汇基金,用以维持亚洲地区的货币稳定。同年10月,上述13国又进一步加紧磋商,决定争取在2009年上半年将8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库建立起来,同时成立一个区域性监管机构,以提高对本地区各经济体的监控力度。有专家认为,此次为应对金融危机而建立的800亿美元储备库,也许会成为未来亚洲区域货币诞生的起点。

  专家指出,此次金融危机后,国际货币体系将形成美元为主,其他货币为辅的“一主多元”格局,这是因为:第一,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美元的霸权地位将受到挑战;第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经济迅速发展,国际地位日益提升;第三,此次金融危机的深刻教训让世界各国认识到货币地位的重要性。此次金融危机的发源地在美国,而欧洲的损失却超过美国,这其中除了欧美的经济联系紧密外,欧洲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政治诉求的不统一,以及欧元与美元的地位差异等亦是其中主要因素。由于上述因素,世界各国尤其是经济实力上升的大国都会力争本国货币的国际地位与权力。

  另一方面,此次金融危机后,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元为主的地位一时还难以撼动,一是美国仍然是世界第一大国;二是此次金融危机使欧盟各国损失惨重,且欧元诞生后的短短9年里,其扩张势头已超过美元,具有内在的贬值趋势,难以挑战美元的国际地位;三是日本政府债务总额占GDP的比重达160%,已不堪重负,经济发展亦步履维艰,日元也很难得到青睐;四是英国政府债务总额占GDP比重已达387%,远远超过美国的70%,英镑也无法取代美元的地位;五是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由于经济实力的后发性、资本管制的严格性、本国货币国际化的渐进性,目前也无法挑战美元的国际地位。

  因此,虽然此次金融危机对美元的国际地位产生影响,但美元作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将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可以预计,在未来三十年,国际货币体系将是“一主多元”格局。

  在形成“一主多元”的货币格局后,国际货币体系将继续向多元化的方向转变,预计这一进程将会持续三十年。因为伴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际分工的日益明确,类似“欧盟”的经济体将会不断涌现。为迎合这种发展趋势,国际货币体系也可能形成不同的货币圈,如“美元圈”、“欧元圈”、“人民币圈”等。最终,随着世界各国的经济差距逐步缩小,货币圈的实力较量也更加激烈,国际统一的世界货币将会成为必然趋势。

  这是一个动荡的世界,即将迎来一个全新的格局。法国总统萨科齐就说:“美国是世界第一大国,但它是否是唯一大国?不,不是,我们正处于一个新的世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28269.html

更多阅读

第51节:直击华尔街风暴2(51)

系列专题:《风暴中的瞭望者:直击华尔街风暴2》  “双赤字”政策的结果是,美元在发行和发放上成为一匹脱缰的野马,金本位向美元本位的转换,破坏了美元受制约的最客观的标准,使货币发行与实体经济脱钩,为美元无度发行创造了条件。而且过度

第50节:直击华尔街风暴2(50)

系列专题:《风暴中的瞭望者:直击华尔街风暴2》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国际货币制度又一次陷于混乱,导致国际金融形势动荡不安。1976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举行会议,达成了著名的“牙买加协定”。

第48节:直击华尔街风暴2(48)

系列专题:《风暴中的瞭望者:直击华尔街风暴2》  陈平:直接发钱的话,任何经济学家都会明白那只是一个脉冲,不可能持续。要有一个流,经济才会持续发展。虽然只是一个脉冲,为什么西方国家愿意做呢?那是因为政治体制决定的,因为这样做了政治家

第47节:直击华尔街风暴2(47)

系列专题:《风暴中的瞭望者:直击华尔街风暴2》  主持人:转型的效率也会低很多。美国有一本非常时髦的书,书中提到美国最好能够变成三天中国,有中国这样的效率,把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掉。你是不是也赞成这么一种观点,现在很多经济学家都认

第46节:直击华尔街风暴2(46)

系列专题:《风暴中的瞭望者:直击华尔街风暴2》  龚方雄:对。   美国每次有金融危机,压迫德国马克、日本日元升值的时候,就动用国际安全来威胁逼迫它们升值,所以美国的军事力量是维持美国经济的基本力量。  【专家观点】枪杆子里出

声明:《第52节:直击华尔街风暴2(52)》为网友纯洁的小黄瓜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