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一本永不过时的书:标准商务礼仪课》
为了确保准时入席及现场一切安排妥当,建议你和相关人员最好提前半小时到,比较能够从容不迫,同时也能让你显得气定神闲,而不是手忙脚乱,匆匆忙忙。 3.门当户对 参加会餐的人员,其身份和职务等级,应考虑到要与同席的顾客相当,这样,才不至于因同席的人门不当户不对没有共同话题,而冷落了顾客。 如对方是个董事长,贵公司至少也得有总经理助理或副总以上职级的人陪同,才能衬托贵客的尊荣。如顾客方来的都是财务人员,贵公司可不能只有业务人员同席,以免双方话不投机而冷场。 因此,应当在会餐之前,游览与餐人员名单,并确认顾客与餐人数与职务等级。 餐具的选用,也很重要。有一则用门不当户不对故意气对方而引君入瓮的故事。 陈平撤宴除范增 公元前204年,刘邦被项羽困在荥阳城内。项羽大军把荥阳城围了个水泄不通,刘邦危在旦夕。 刘邦向项羽求和,遭拒绝。刘邦的谋士陈平说:“项羽为人好猜忌,信谗言,何不施离间计。”刘邦觉得很有道理。 一天,项羽派使者到荥阳,陈平让侍者端着精致的餐具走进使者的房间。侍者刚一进屋,便故作惊讶地说:“我们以为是亚父(即范增)派来的人呢,原来是项王的使者。”又把这些餐具端了出去,然后,送上十分粗劣的餐具和食物。 使者很生气,回去后把情况报告给项羽,项羽便对范增起了疑心。 这时,范增向项羽建议应该急攻荥阳,项羽拒不听从。几天后,范增得知项羽已经怀疑自己,便去找项羽,十分恼怒地说:“天下大事已经定了,大王好自为之,请放我这具枯骨回家吧。” 范增遂告别项羽,在回家的途中,病死在彭城。 4.依序就座 餐桌上的位置最好事先排定,以免因双方互相谦让而拖延时间。 面对入口的是主位,然后依长幼尊卑秩序入座。如果是西餐的长桌,可安排双方面对面而坐,顾客坐一边,贵公司坐对边;如果是中餐的圆桌,不妨安排双方交叉依序而坐。 中国人讲究客气,如果没有事先排好座位,让来让去就要耗上大半天。据说曾经发生这样的事:有个女人怀了一对双胞胎,可是肚子里的婴儿却迟迟生不出来,就这样,9个月、9年过去了,甚至90年了,婴儿还在母亲的肚子里。 最后她死了以后,医生剖腹取出两个孩子,结果看到两个老老小小的90岁绅士站在那里对彼此说:“先生,请你先走,我随后就到。”
![第54节:第十章餐饮安排技巧民以食为天(2)](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7283223570693.jpeg)
有一则故事可以说明中国人对用餐座位的重视。 张之洞占首席 清末洋务派首领张之洞新任两江总督时,一次微服私访一位同窗好友。这位好友请他一起去参加松江知府的寿宴。 开始入席时,张之洞毫不客气地坐在首席,众宾客大惊,知府更是恼火,他指着桌上一道菜,脱口便说:“鲈鱼四鳃,独占松江一府。”暗示他是松江的土皇帝,该坐首席。 张之洞闻言,一边笑着一边指着桌上的螃蟹说:“螃蟹八足,横行天下九洲。” 知府闻此大吃一惊,忙打听此人是谁,原来是两江总督,急忙赔罪,恭请上座。 5.主随客便 主人当要随顺客人的喜好和特殊嗜好,让客人享受宾至如归的用餐。比方说,客人要抽烟、要一些特殊作料或饮料、客人不喝酒,主人都不应禁止或勉强客人,要尊重客人的需求。客人于席间言语行为稍有逾越,主人也不宜动容,甚至于下遂客令。 下面这一则故事或许可以给你一些启发。 秦穆公失马得士 春秋时,秦穆公有一匹千里马,从马厩中跑了,后来被一批游民捉住,宰了烤马肉吃,分享的有300多人。 不久,官府查获此事,报告秦穆公,已把这些游民抓起来,问如何收拾。 秦穆公说:“一个仁义之君,哪有因为一个畜牲而杀害自己的同胞的呢?我听说吃过千里马的肉以后,必须要喝些酒,否则,会伤身体的。”于是下令赦放300游民,而且赐酒畅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