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全局,我们的卖车人虽然因为“买的没有卖的精”普遍被称为商界“精英人士”,但在商言商,不能因为他们追求经济利润而否定了他们的学识和素质。绝大部分人是好的。只是如果达到买的和卖的一样精的水准,买车人就需要充分认识一些经过夸大的产品特征和言过其实的营销现象,避免购车之后发现“原来如此”之时心理失衡。
为此列举部分卖车人的忽悠现象,供想买车的朋友明察。
一、成本高时忽悠涨价,成本下降时从不谈降价。
2008年3月,造车成本提高。还没等上游产品的涨价反应到产品里,卖车一方就开始造舆论,说是车价要上涨。
当时有经销商说:“未来几个月内价格优惠减小的可能性很大,北京地区性的终端价格上调是很有可能的。 ”又进一步分析说:“如果大众在今年上半年进行价格调整,首先被调整的便是捷达和普桑这两款车型的价格,即使在厂商指导价不变的情况下,也会提高经销商的实际售价,预计大众将低调处理对两款车型的价格调整,以免对其销量造成负面影响。预计两款车型价格调整后,根据配置和车型的不同,终端的销售价格或将上涨3000至5000元不等。”
最终结果众所周知,不仅没有涨价,到了年底,降价风潮汹涌,优惠幅度成千上万。
忽悠涨价目的何在?应该说昭然若揭了。
二、减产限产大张声势,增加产能悄悄进行。
全球金融危机后果显现,汽车企业一时紧张异常,惟恐产品滞销。于是纷纷调整计划,调低产量,避免压库。这本无可厚非。到了卖车人那里,计划调整就被大肆渲染,大造现车吃紧的舆论,以为涨价的口实,制造产品人为紧俏的既成事实,缩小优惠,赚取利润。
汽车企业见政府救市真抓实干,车市转暖,立刻开足产能。但经销商方面对此三缄其口,避而不谈,对产能突然增加可能造成的销售压力和导致的优惠加大闪烁其词,惟恐车价不涨,并继续以“车价不会再降了”为说词,制造五月是最佳购车时机的舆论误导买车之人。
三、淡化金九银十,渲染“最佳购车时机”
事实上,最佳购车时机就是经销商最难卖车时机。
而卖车人对最难卖车之时,大谈“此前是最佳购车时机”,企图人为制造购车热。虽然更多的专业经销商懂得顺应市场规律,尊重购车周期,但个别卖车人还是心存侥幸,奢望天天热销,日进斗金;为达目的,只好摇唇鼓舌,罔顾事实。
四、忽略产品因素,强化心理因素,在意念上做文章。
任何产品都有亮点。一半的产品都会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如果卖车人在此基础上渲染产品外观形象和第一视觉第一触觉第一感觉,那消费者肯定会有个好印象。强化第一印象,以偏概全,一次推介产品其它优势和功能,借助第一印象,先入为主,先声夺人,就会留住顾客。例如“5米印象”。但这只是营销技巧,只是靠产品的外观吸引力和新鲜感诱导消费者,而使消费者忽略对产品本质的认知;消费者购车不是凭借对产品的透彻了解和全面认识,而是凭借一时心情和第一印象。有忽悠之嫌。作为专业营销人士,这样做未免不够厚道。
好在这种讨巧的“忽悠”造势渲染产品靓丽感觉的招法,仅仅名噪一时,昙花一现。因为大凡忽悠,很容易声名狼藉。
五、卖车时偏于忽悠花钱少,修车时偏于忽悠档次低
对某些低价产品,千方百计突出其廉价感,让消费者有占近便宜的满足感。“花速腾车价的一半就能买到很不错的车”,云云。当发现车的问题需要修车而与其理论时,则偏重于忽悠其档次低:“就你这样的价钱,还想买到进口车的品质?”
反反复复都是你。
六、涨价时偏重于忽悠成本高产量少,降价时偏重于忽悠“赔本赚吆喝”。
七、新车上市时偏重于忽悠新款车的外形,销售时有意回避高于老车的售价。
八、造假作秀,在数字上做文章。
借助统计数字,忽悠其产品如何热销。但数字的基础不堪推敲。
或者,说是降价了,其实减配了。这招比较常用。
凡此种种,夸饰、渲染、巧立名目、借题发挥、由点到面、以偏概全等等,都是其忽悠术。面对个别卖车人的这种忽悠,买车的消费者需要有主见、多了解、善观察,冷静、客观,避免冲动,尤其避免心血来潮,不经过仔细思考论证马上掏钱下单。这样轻率购车,往往容易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