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现状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闯关之道
即便全球经济危机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创造了一个“完美风暴”的契机,中国企业在试图扩展其世界足印的征程中也将面临重重“闯关”挑战。其中很大部分,甚至在并购前就开始了。 最严峻的障碍之一是,中国企业将在希望获得战略资产的目标市场遭遇强大的公共抵触情绪——中国人来收购我们的核心资源资产了!追溯到2004年,中国公司最大的两宗海外资产并购案均无疾而终:中国五矿对加拿大诺兰达公司的收购案和中海油对美国尤尼科公司的收购案,个中原由都是目标国出于战略安全和政治考量而阻止了并购案的进行。 尤尼科的案子在国内已经讨论很多了。而报道相对低调很多的诺兰达案,其过程中遭遇的重重阻力“一个都不少”:先是加拿大众议院辖下的工业、天然资源、科技常委会受国会委派,评估接受外国投资的政策框架以及修改议案;其次,工会也为买家设下公司重组、注资和退休金保障等方面的诸多限制;而更广泛的反对者则将中国五矿的劳工记录、中国贸易伙伴地位的上升(超越加拿大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等扯上干系,制造中国带来潜在威胁的舆论环境。 从某种角度而言,我认为中国铝业海外并购的思路是值得借鉴的。将宝贵的投资资金换取小部分的股权,同时中国铝业有机会在力拓集团董事会获得2名董事的席位,并为将来收购关键性资产的所有权打下基础。而且,这笔交易是在谈判价码的低区位获得的。反过来设想一下,如果中铝一开始就采取100%股权全盘收购以获得核心硬资产的话,不仅会引起当地民众基于民族主义思想的反抗,同时也势必会有监管机构找出各种理由来否决并购案。 在收购完成之后,新的“闯关”挑战会来自于其他领域——例如,并购以后中国企业能否有效地将对方的业务整合纳入其长期战略蓝图中?亚洲和西方企业文化的差异如何跨越?对方国家对于企业在信息披露、证券交易规则、环境保护和其他合规方面,如何去一一面对?另外,跨文化情境下的人力资源管理也将成为一项艰巨的任务,像欧洲国家复杂的劳资条例也是中国CEO们之前很少触及的领域。 克服这些管理领域挑战的“速成”途径之一可以是派遣高级管理人员到国外进修一些短期管理培训课程,了解不同的企业文化,熟悉西方公司治理要求的关键事项。同时,中国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需要随时了解国际产业界“辩论场”上的热点动向,例如目前针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工业造成污染恶化等环境问题的辩论——如何将碳排放战略和京都议定书的有关内容及时纳入中国企业的战略议事日程,这不仅仅是参与“辩论”的问题,更是能影响到企业在国际竞技场上是否有先发竞争力的问题。 中国企业还可以创新性地将失意于金融风暴中的西方银行家、商业和其他管理领域的专家资源运用起来,请他们来到企业本部为中高层管理同事进行系列的研讨和培训,分析国际社会对中国企业更透明公开的市场化运作体系的期望,并且帮助中国企业管理层学习并对接上西方企业界的游戏规则。
另外,为了切实地推动私营部门更顺利地进行海外投资和并购,建立一个“跨界”的支持体系是很有帮助的。所谓“跨界”,这个支持体系可以包含法律制度方面的保障,协会组织的穿针引线,金融支持体系的护航,传媒机构的专业服务乃至发挥国际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机构的积极作用,等等。 就金融支持体系而言,银行需为私营企业提供可负担利率水平的贷款,以便他们利用目前低迷的市场来扩张海外市场。不仅如此,银行机构也应“跟着客户走向全球”,在客户企业扎根的地方提供“贴身”的服务。比如,早在2007年底,中国工商银行即通过注资南非标准银行55亿美元的现金,获得20%的权益。显然,这反映出中国工商银行看好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前景、完善的金融环境,更看好南非作为一个有吸引力的投资市场。“随着许多大客户越来越多地在非洲寻求投资的机会,对跨国金融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加速。”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当时在一份声明中说。 另一方面,商会和政府资助的贸易代表团等机构也可以为试图拓展海外市场的公司提供巨大的帮助。前不久,加拿大“原住民代表团”对中国进行了访问,其间会见了中国的高级官员,并与中国外交部签署了一项合作备忘录,宣布加拿大原住民地区将向中国的投资者开放市场——包括从石油、钻石到铁矿石的资源开发项目欢迎中国企业的参与。在加拿大,原住民地区占据了约1/3的国土面积,他们也积极努力摆脱贫困并减少对联邦和各省政府援助的长期依赖。原住民代表团的此次中国之行可谓硕果累累,达成了很多合作意向。(特蕾西 )
更多阅读
中国须避免亡国的命运--1之中国亡国的前景已十分明确_带刀过人 命运交响曲
中国须避免亡国的命运--1之中国亡国的前景已十分明确近些年,中国发展的情况大致是这样的:中国的国家形象受到周边无赖国家空前的羞辱,中国人的诚信和人格受到世界群的众空前鄙视,中国的“三块表”建党宗旨和诚信受到群众们空前的不信
中国跨国企业 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之道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去”实施跨国经营,以图通过资源的全球配置来实现帕累托最优。然而,受自身规模、经营手段、技术条件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之路并不平坦。本文拟就全球化背景下企业跨
企业培训课程开发 德国企业的课程开发之道
在德国企业内部课程的开发过程中,课程开发项目组主要由项目经理、课程开发师、项目助理、IT支持、企业业务专家(SMEs)、培训师等组成,同时,项目组基本上以岗位“学习领域”为基本原则来指导课程设计与开发。 具体来看,德国企
特许经营企业 IT企业的特许经营之道
随着特许经营在中国的发展日趋成熟,特许商不再倾心于他人的成功模式。他们根据自身条件和市场环境,准确定位自己,不断创新,形成自己独有风格的特许经营体系。 对于IT行业从事特许经营的企业来说,建立起适应本行业以及本企业具体情
取势明道优术出自哪里 医药企业的取势之道
越来越多的事实告诉我们,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能够获胜的企业往往是那些在高瞻远瞩、洞悉事物机理后凭借立意高远的取势而借势而起的企业。本文试图以三个医药企业为例子来试图探讨这样一些问题:什么是取势?企业如何通过取势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