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踢翻求职门槛:决战就业》
所谓“有智吃智,无智吃力”,当你的理论知识处于劣势的时候,你必须用动手能力来弥补。倘若“文武”都不行,那只能当个小卒了。 5. 没有工作经验 很多企业在招聘时都提出需要工作经验,很多同学认为这是一种歧视。其实这是你对企业不了解,是对客户心理不了解。企业为什么有工作经验需求,大体有以下原因: (1) 企业急功近利,不愿培训新员工,应届生到企业确实还需要培训。 (2) 企业对应届生没有安全感,担心出错。 (3) 应届生就业后不稳定,短期离职率太高,对企业失去诚信。 (4) 特种岗位只需一人,且没有人能对你培训。 (5) 企业希望借助有经验的人学习别的企业的经验。 (6) 有些管理岗位特别是主管岗位,需要有协调经验和管人的经验。

(7) 有些技术岗位培养起来需要较长时间,企业等不及。 (8) 其他特殊原因。 有人说,经验是人们对事物发展过程存在规律正确认识的总结。但就实际工作而言,“经验”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技术性经验,是特定产品的制造技术、工艺以及技术标准的掌握程度;另一类是事务性经验,是处理或实施特定事务的工作流程、方法、技巧的能力。对企业的工作经验要求,最好能了解是基于什么原因,分析这个“经验”的含义。因此要多了解企业,了解企业就是了解客户需求,这个要求你能不能克服,你有什么优势可以弥补。比如你要应聘业务员,业务员的经验主要是对销售渠道的了解,对市场行情的了解,对产品的熟悉,如果你对这个企业产品了解,并做过这个(这类)产品的市场调研,尤其是跟行业的销售人员打过交道,了解销售门道和要点,你大可以克服这个经验要求。要知道,经验不是一个单纯的时间概念,而是一种驾驭能力。 为了能更多更实际地了解企业,可建议学校组织一些专题讲座,请一些职业经理人或人力资源总监向学生介绍一些企业情况,企业有哪些部门,是担当什么样的职能,这些岗位对应聘者有些什么样的要求。也可以请老师联系一些往届的同学,召开座谈会,介绍就业后的情况,这都能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企业,只有充分了解企业,你才能准确把握经验要求意味着什么,从而巧妙地穿过雷区。 对于“工作经验”,我还有一个不同的看法。很多应届毕业生一面临“工作经验”的问题,就会手足无措,“自认理亏”。其实不然,我们不是有实习吗?实习是不是工作?有人觉得实习时间太短,老实说也没学到什么东西。这要从我们自身找原因,你有没有用心去学?是你把实习当作了一个“走过场”,还是实习单位不准你随意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