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节: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框架(49)



系列专题:《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框架》

  财务的控制是通过财务管理权力的分配体系、资金管理、预算管理、资产管理等手段实现的。经营过程中经常发生效率损失、非理性和非消耗性资产损失等,这些损失是由舞弊、经营失误、行为失当和保管不善等原因造成的。财务内部控制可以通过基本的预算管理、资金管理、资产管理、行为规范、适当的岗位牵制、正确的业务流程等管理的控制措施,实现效率提升和保障资产安全的目标。财务控制是通过对经济活动的分析,达到监督和控制的目的,同时,财务分析的结果要能够支持企业管理者的财务和业务决策。因此,在会计和财务控制建设过程中,财务分析体系的建设是重要的工作之一。

  会计与财务控制的基本制度与流程大致包括核算管理制度与流程、资金管理制度与流程、筹资管理制度与流程、担保管理制度与流程、预算管理制度与流程、资产管理制度与流程、税收管理制度与流程、财务报告制度与流程等。我们将这些基本制度与流程列示在这里,供企业参考并根据自己企业的实际进行裁减或增加。

  3.业务管理控制

  业务管理控制是财务控制的延伸。财务控制要放射到业务,要从财务的角度界定出业务的关键控制点和控制方法,并以政策、流程的方式将控制点嵌入到业务活动中去。业务活动包括并不限于合同管理、采购、生产、销售、担保、企业并购、资产重组、关联交易、投资融资、存货、工程项目、固定资产、信息技术应用等。业务内部控制的建设通常以政策和流程的方式体现,并以业务的循环为基本的分类,政策和流程的设置要合理分配决策权力点,要简洁、方便、适用,忌讳过度追求控制导致流程过繁、政策过于苛严、权力分配不充分而导致效率的损失。

  在此我们列示常规的业务管理制度与流程,供企业做内部控制建设时参考。常规业务管理制度与流程包括但是不限于研发与无形资产管理制度与流程、销售收款管理制度与流程、生产与成本管理制度与流程、采购付款管理制度与流程、工程项目管理制度与流程、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与流程、对外投资管理制度与流程、子公司管理制度与流程、合同管理制度与流程、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与流程、信息系统管理制度与流程等。

 第49节: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框架(49)
  (四)四大基本原则

  企业的效率取决于众多因素,高度的授权以缩短决策链条使决策点贴近市场,简洁的程序以缩短流程使决策过程简便,无疑是提高效率的关键环节。但是,控制和效率是一对矛盾,授权高,决策点分散,决策的可控度就低;程序简洁,流程缩短,可能就会有疏漏。因此,解决这个矛盾的前提是要求企业有完善的、我们称之为支撑体系的管理工具体系和监督体系,使效率和控制通过一系列的支撑体系和监督体系的设置达到统一。我们的内部控制框架强调效率,但是并不偏废控制,为达到控制和效率的平衡,我们提炼出四大内部控制建设的基本原则,以呼应内部控制建设的主旨目标,指导内部控制建设的方向。这四大原则是:

  (1)强支撑。

  (2)短流程。

  (3)高授权。

  (4)大监督。

  上面四大基本原则是国有企业在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原则,原则设置的目的是保障内部控制的效率与效果目标。

  1.强支撑

  企业的顺畅运作需要一系列的管理工具体系和管理规范体系,我们将工具体系和规范体系称为企业的支撑体系,支撑体系的强弱表示企业的基础管理的优劣程度,强支撑是要求企业具备或建设完善的管理规范与管理工具体系。支撑体系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一个是道德、企业文化、管理理念、管理风格等软性层面,一个是基础的管理规范等硬性层面。硬性层面主要包括核算规范、信用管理、采购目录、供应商数据库、预算管理、详尽的业务计划体系、投资筛选与估值系统等基础管理的支撑体系。

  我们之所以强调企业要有完备的支撑体系是出于三个层面的考虑:其一,支撑体系是内部控制环境的重要构成部分。内部控制不是能够独立运作的,而需要和管理环境及管理工具体系相融合,并在基础管理环境和管理工具体系上运作。内部控制效果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支撑系统,即企业管理基础的完备程度。其二,完善的支撑体系是企业在建设和实施内部控制时,减少流程环节、压缩流程、缩短控制链条的必要基础。国企内部控制框架的基本强调点之一就是效率,强调效率就要有充分的授权和适当的流程。但是,缩短流程后,控制节点变少,理论上就会出现运营、渎职、失误、腐败等风险。完善的支撑体系能够很好地解决短流程和控制风险的矛盾。例如,我们接触到的一个钢铁业央企的原材料采购流程大大短于同类的钢铁企业,一线采购人员的权限也比较大,从而保证了采购的及时性、效率性,节约了采购成本,提升了企业效率与效益。该企业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因为该企业具备较好的供应商目录、产品目录、供应商信用、即时报价/比价系统(自己开发的一套软件,会自动横向纵向比价,并在系统中留下比价痕迹,形成对滥用权力的威慑)、详尽的生产计划安排、存货管理制度体系、预算管理系统等基础管理工具和规范体系,这些工具和规范体系在一个点上融合,使得采购流程短而有效。其三,大型国有企业目前正处在高速发展和整合期,其显现的突出特点是高成长和高变革,而高速变化中的企业风险是比较大的,或跟不上节奏而落伍,或把握不好节奏而崩盘,因此,作为与内部控制相融合、相互支撑、相互作用的管理支撑体系能够帮助企业应对高成长和高变革中的风险。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26166.html

更多阅读

第62节: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框架(62)

系列专题:《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框架》  七、加强国有企业董事会建设  (一)国外国有企业董事会建设的经验  (1)国有企业董事会建设是国有企业法人治理建设的核心环节。  (2)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管层之间建立了权力制衡关系。  (3)国有

第61节: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框架(61)

系列专题:《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框架》  (二)国有企业董事会建设  在公司治理结构中,董事会是连接所有者与经营者的纽带,一方面代表所有者的利益从事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重大决策,另一方面对经营者的日常经营活动进行监督。董事会负有监

第60节: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框架(60)

系列专题:《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框架》  (4)财务管理扎实推进。试点企业的董事会决策的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增强,董事会负责经理层的业绩评价,使董事会成员对决策所依赖的财务信息的真实性更加关注,对企业财务管理效率和财务风险控制能力更

第59节: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框架(59)

系列专题:《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框架》  目前,国家通过出资人管干部、纪检监察部门查处、外派监事会等措施,防止和克服内部人控制,但这些大都是外部监督和事后监督,若不从企业法人治理上下手,就难以从体制上遏制住内部人控制。  三、国

第58节: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框架(58)

系列专题:《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框架》   (七)前瞻性原则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有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权利与义务在逐步规范中执行并到位,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相应的企业内部控制的内容也越来越

声明:《第49节: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框架(49)》为网友是我大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