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惨烈职场博弈奋斗:我在职场二十年》
处长对我讲这番话,是很有深意的。但我听不懂,我的心思却用在别的方面,在他讲述的时候我替他算了笔帐:他放羊五年,赶马车五年 ,开汽车五年,当班长五年,坐办公室五年,进入省会城市五年,普通职工五年,副处长又是五年,这是多少年过去了?不多不少整整四十个 年头,可这位处长才多大年龄?三十岁挂零而已。 我把这笔帐算清楚,得意洋洋的向处长指出来。处长听了后没有丝毫的难堪,而是开怀的放声大笑,还朝我的后脑勺拍了一巴掌,说:瞧 ,你这小脑袋瓜子多聪明啊,都他妈的装了些什么玩艺?听我的没错,就凭你这脑子,今年转成公务员没问题。
![第10节:我的职场第一战(2)](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725313315302.jpeg)
说完这番话就把我打发了出来。 在这位处长身上,我生平第一次感受到什么叫智慧。这种智慧源自于他从放羊娃到省直机关的超过他人生年龄的奋斗历程,是一种对世事 洞若观火的研判与直觉,错非是对于这个世界有着深刻认识的人,是绝不会形成这样的智慧的。事实证明,此后的事态发展一如他所言。 上面这个观点是我在职场几历波折之后才明白过来的,而在当时,他说完了我就忘了,就记得他才三十岁却奋斗了四十年的这个过门。 当我在十二年前静下心来重读孔子的《论语》的时候,才真切的意识到当时主宰自己的那种“小人思维”是何等的顽固。正是这种思维模式使 我远离了大道,偏离了职场博弈的常规法则,并犯下了许多无可挽回的错误。 那一年的情形就是这样,单位的确是打报告说今年不准备接收新的毕业生,也不打算招聘新的公务员,这个消息一点也不假,千真万确。 但在这时候,职场的博弈法则体现出了它的价值与效用,虽然单位是有这个意思,但能不能如得了单位的愿,这还要看职场的整体博弈态 势。 事实上,不只是我们单位,几乎所有的大机关,也都打了同样内容的报告,不要人,也不招聘新的公务员,老公务员还人满为患呢,招来 新的往哪放? 但就在那一年,数十万毕业生漫山遍野的从校门冲出来,涌入人才市场,偏巧经济形势又不景气,企业也都在“减人增效”。毕业生们人心惶 惶,如此之多的毕业生扎成一堆,却连个招聘单位也没有,这岂不是成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了吗?所以当时的人事局一怒之下,下令:所有的 单位,不管你超编没超编,不管你要人不要人,都得给我搬张桌子去人才市摆摊,哪家单位不去,通报批评。 于是我们单位工会的两名同事,就垂头丧气的扛了张桌子去人才市场。 听到这个消息,我在第一时间赶到,毕业的学生们都挤在前面疯了一样的递简历,好歹我认识这两位老兄,就从后面绕了过去。两位老兄一见 我非常高兴,立即拍着桌子招呼我:快来快来,坐这儿看热闹。 我正告他们:我不是来看热闹的,我是来报名的。 他们不明白:你不已经是咱们单位的了吗?还报什么名啊? 我说:我报名考公务员啊。 他们问我:那你跟局长打招呼了吗? 我瞪大两只眼珠子当面撒谎:不打招呼,我能来这儿吗? 他们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当即反问:那怎么局长没跟我们说起这事呢? 我说:局长事多,没顾上呗。 他们说:那我们可不敢让你报名,实话告诉你吧,咱们单位这次根本不招人,不光咱们单位不招,在这里摆摊的所有单位都不招,要不是 人事局怕大学生闹事,逼着单位派人来,我们哥俩儿吃饱撑的跑这一趟?今天这个招聘会就是蒙大学生的,让他们学着长点见识,你还是别瞎 整了,就坐这儿和我们俩一起看他们的热闹吧,你瞧着我们哥俩怎么收拾这些傻了吧叽的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