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山寨文化凶猛
——为什么非要活在别人的影子里
活在别人的影子里,再好的车也没出息。
迷恋山寨车的车型,就像迷途羔羊,很快就会迷失自己。
但目前模仿流行,仿造成风,表现出企业自甘迷失的倾向。对此大声疾呼,犹如醍醐灌顶,非常必要。
对于仿造的利害,企业比任何旁观者都清楚。而且,曾因模仿陷入纠纷的企业更有别人难以体会的尴尬难堪和切肤之痛。
既然如此,企业为什么自甘迷失?晓程分析,不外乎以下几点。
一、短视短见,急功近利,盲目寻求捷径
国有和股份制企业片面追求政绩业绩,急于开发新车,又不肯做起码的投入。急功近利,剑走偏锋,沦为模仿秀,一发不可收。陷入模仿流行风,其实自拔也很难。
二、模仿有理,企业荣辱观迷失
初期模仿有个堂而皇之的借口,就是借鉴和学习。以此为理由,可以博得人们的同情和支持,愈发理直气壮,结果走上了单纯的模仿和一味的模仿,不思创新,使模仿形成推出新车的惟一依赖,乐此不疲,迷恋不已,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企业的荣辱观迷失使其陷入对模仿的盲目迷恋不能自拔。
三、模仿有利,企业创新观迷失
仿造车有市场,成本低、价格低,卖得好,利润来得容易来得快。利益驱使使企业不思进取,捞一票后尝到了甜头哪里舍得放弃。不想走,还想再捞。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是一句冠冕堂皇的话,但到了模仿者那里,就成了躺在别人铺就的温床上睡大觉而且长睡不醒的借口了。站在别人的肩膀上前行,不是不劳而获,不是坐享其成。
四、模仿无罪,企业法制观迷失
证据难取,官司难打,借鉴和模仿、抄袭的界限人为性模糊,使模仿者有恃无恐,肆无忌惮,长期逃脱法律的制裁,使模仿者陷入长期模仿的怪圈不愿自拔,并由此陷入歧途。
所谓歧途,就是走不通的路。
走不通的路非要走,就是短视者的短期行为,罔顾长远,不计前途。
企业的起码理念应该是依法经营。抄袭的非法行为首先使企业形象受损。即使国人目前不予计较,但有识之士还是忧心忡忡,而且一味抄袭下去,即使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会为更多的国民所不齿。更会在舆论的谴责声和业界有识之士的诟病中声名狼藉。
车型设计上的抄袭,已经到了该结束的时候了!
有作为、有出息的企业应该树立自主创新的理念。
中国汽车企业已经开始摆脱了幼稚和脆弱的状态,度过了稚嫩期,应该走向成熟。如此模仿下去,何日长大成人?
车型设计的创新不是尖端技术,在成长的过程中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有出息的汽车企业,不该活在别人的影子里。这样,你自己没法创造自己的品牌。没有品牌优势,就失去了顾客,最终会失去市场。所有的努力都是在强化影子形成所依赖的原型,而作为影子,你永远也离不开与其原型形影相吊的随从者的悲悯形象。
活在别人的影子里,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受到极大限制是企业致命的损失。为了眼前利益损失企业永久性的创新能力和设计能力,这种短视病和短期行为除非是企业领导者出于为自己牟利的需要,否则,不可能有人愿意引企业入此歧途。
迷途知返也是亡羊补牢。希望迷恋模仿、醉心于抄袭的企业立刻警醒,立志创新,加大投入,培养自己的力量,融合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世界胸怀、西方视角,创造出中国人自己的新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