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揭开世纪金融霸权的内幕:谁来拯救美国》
3.共同基金的飞长 随着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浩劫——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美国的“大萧条”不仅得以结束,整个经济更是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据统计,二战期间,美国经济增长达到了125%,到1945年,美国的失业人口仅为70万,只有1940年的10%。而从资本市场的角度看,整个二战期间,美国的股市涨个不停,其中道-琼斯指数从130点增长到了210点。这种状况也使得美国战后经济繁荣一片。 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美国股市规模变得越来越庞大,任何一个人或是机构都已很难再继续坐庄,因为坐庄的成本太高,于是庄股便从华尔街股市消失了。在这一时期,一个重要的事件就是美国共同基金(也就是机构投资者)的起飞。 基金也起源于老牌的大英帝国。当英国经历工业革命之后,中产阶级积累了大量财富,加上此时正是英国兴盛的时期,英帝国正极力扩张殖民地的版图,为使海外投资能获得更高的报酬,资金便由英国不断流向美洲新大陆与亚洲等地区。但由于当时英国中产阶级人士对于海外投资市场不熟悉,所以投资风险非常高,经常发生钱财被骗的事情。为了保障投资安全,投资人士开始寻找值得信赖的人士,委托专业人士代为处理海外投资事宜,分散风险。于是投资信托事业初步形成,只是当时尚未有公司组织,投资人与代理投资人之间只是信托关系。
![第15节:二、无限风光的日子(3)](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7243938694079.jpeg)
直到l868年,世界上第一个投资信托“外国和殖民地政府信托”在英国诞生。该基金成立时募集了l00万英镑。其操作方式类似于现代封闭式契约型基金,通过契约约束各当事人的关系,委托代理人运用和管理基金资产。 早期英国和美国的基金都是封闭式基金①。在1970年以前,基金业的发展非常平淡,此后开始起飞。进入1990年后,共同基金每年增长达到了25%,很难有一个行业能在这么长时间内一直保持如此持续的高速增长。到了2005年时,美国的共同基金规模已经达到了8.1万亿美元,占据着全球共同基金规模的半壁江山。 后来有研究者将美国共同基金此时期的兴起归因于两个方面:一方面,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通过了一系列的证券业法律,奠定了比较严格的基金监管法律框架;另一方面,二战后经济平稳高速发展,居民的财富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带来了巨大的投资理财需求。 这些机构投资者的兴起,对华尔街直至整个美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可谓是扩张性的。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较散户更加专业,使市场渐趋理性,并对上市公司形成了一种强有力的监督。机构投资者的出现更使得投资成为一种产业,实现了规模效应。 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资本市场的推动下,美国出现了一轮高科技浪潮,一大批科技含量极高的企业陆续在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如著名的Apple、Intel等。随后,小型机、个人电脑、半导体工业、网络、生物技术等高科技行业首先在美国涌现,直至一个令所有美国人自傲无比、而其他国家都艳羡不已的神话出现——硅谷。 这种状况和所谓的事实,似乎形成了某种机制,即资本市场和科技进步的高度结合,而这种机制也不断地发展和推动着美国一轮又一轮的高科技浪潮,给美国经济带来了革命性的深刻变化,实现了美国从传统经济向新经济的转型,并使其在全球范围内的领先地位保持至今。 施加一种作用,必然会产生另一种反作用。 在高科技产业的带领下,美国资本市场也在20世纪80~90年代迎来了它的膨胀时期。尤其是在20世纪的最后15年,在高科技产业带领下,美国资本市场一路狂飙。而华尔街的金融之子们,更是仿佛进入了天马行空的忘我境界,把所谓的金融创新发挥到了极至。 据统计,1990年时,道-琼斯工业指数从2000多点开始上涨,到2000年时,其数值已经放大到了12000点左右,市值上涨近六倍,占全球市值的一半以上。这使得美国资本市场牢牢地控制住了世界第一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