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大伟话人生三部曲:弱者没有失败的权力》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在原始社会,在阶段和法律产生之前没有犯罪,犯罪与法律不仅对立而且共生共存。现代社会中,犯罪存在的规模与数量是社会产生犯罪与遏制犯罪诸因素彼此作用,形成动态相对恒定的结果。各国的警察部门无不在力图消灭犯罪,以遏制犯罪的力量去消灭犯罪。这种努力无疑是积极的。但是犯罪的产生发展和运动,有其自身的规律性与法则。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几次严打,虽然大大打击了犯罪气焰,但未能抑制犯罪快速上升的势头。一定社会的一定历史阶段中,两种力量相对稳定,达到所能承受的发案数量,“正气”压“邪气”,就是社会治安稳定的标志。这种在一定历史时期相对恒定的发案率幅度就叫做“犯罪率恒定值”。 尽管世界发案趋势直线上升,绝大多数国家均在上升中保持一段相对恒定。如美国在1975~1985年发案率相对恒定在500~600件/万人(10年);日本从1965~1987年恒定在110~160件/万人(22年);前苏联从1984~1988年相对恒定在65~80件/万人(4年)。犯罪既有其运动性,也具有一定历史阶段的恒定性。当社会震荡引起正气与邪气失衡,发案率就上升。当社会稳定,阴阳调和时,发案率就在稳定中起伏。中国在1950~1977年间属于封闭式传统政治经济阶段。尽管其间1950年、1961年和文化大革命中社会震荡引起三次发案高峰,但这28年中发案率均恒定在一个超低水平上。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步入开放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阶段,社会震荡打乱了原有的社会稳定。犯罪太极图中“正气”与“邪气”原有的位置与稳定失衡,需要新的调整与适应,发案率就一度上升。 犯罪太极图中阴阳两种势力的稳定不是孤立的,它与整个社会太极图的稳定相一致,与道德规范的太极图的稳定相一致。亚洲远东地区是世界上发案率最低,犯罪趋势长期恒定的地区。如日本为130件/万人,我国台湾地区为45件/万人,香港特别行政区为150件/万人。这些国家或地区虽然是资本主义制度,但犯罪率大大低于1990年资本主义国家600件/万人的平均值。社会生态的稳定(如重视家庭,重视学校教育)与东方特有文明与儒教文化起着决定作用。 比尔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你说的东方文明抑制犯罪的具体秘诀是什么呢?”

我说:“在这些国家中,阴和阳的平衡具体体现在下列三个方面: 1.中国文化圈或叫儒教文化圈。几千年儒教文化的影响,长期使用汉字使这一地区形成了共同的文化氛围。知识阶层、领导阶层习惯于儒学等级的模式,人际关系密切,以家庭为社会生态的中心。 2.儒、佛、道这三种宗教的混合意识形态。儒、佛、道三种宗教或多或少地构成了意识形态的主干。‘中庸’、‘和谐’、‘顺从自然’成为人们行为规范的准则。如‘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无为而治’,‘治大国如烹小鲜’。 3.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上述国家与地区能够保留自己的文化特色与独特的道德标准。在西方文明滚滚而来的时候,人们热爱自己的传统并试图保持自己的传统。” 天已经完全黑了。在不知不觉地研讨中,五个小时已经过去。 比尔站起身来说:“走,去对门的酒吧喝几杯,讨论是阳,喝酒是阴。光有阳,没有阴怎么能平衡?” 中国也有犯罪学理论 许多英国人都很高傲,特别是学者。 比尔就是这一类人,但没有学术对手的日子,既寂寞又无趣。 也许美国人认为自己的研究水平很高,可比尔就是死看不上美国人。比尔看不上美国人的理由有两条:一是美国过去曾是英国最大的殖民地;二是比尔小的时候,一个英镑可以换四个美金。正是如此,比尔决不给美国人在他的杂志《布克佛尔德学术论坛》上发表论文的机会。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外国人,美国人也好,欧洲人也好,在这个杂志上发表过论文。他根本从心眼里就瞧不起外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