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大伟话人生三部曲:弱者没有失败的权力》
比尔一边喝酒,一边打量着对面的这个中国警察,一下午的讨论似乎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他第一次找到了自己的学术对手。 “棒黑知青点”11号。 灯下,我正在埋头继续写论文——《犯罪太极与犯罪八卦论》。

记得第一次上犯罪学课,副所长威廉先生问我:“你知道英国的犯罪率是多少吗?”我回答:“20世纪90年代初,英国的犯罪率是786件/万人。”威廉先生很是吃惊地望了我一眼,本来是他应该给我讲课时讲的,没想到学生已经知道了。 威廉先生不认为中国人懂什么犯罪学。因为他了解中国的唯一窗口是张艺谋的几部电影。在英国一年来,电视台竟然没有播放过一条有关中国的新闻(而中国的电视新闻中,最少每周就会有关于英国的新闻报道)。很多英国人的中国观,就是《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和《黄土地》三部故事片所组成的。所谓“中国就是黄土地上,一群光头汉子,随地小便,喝完酒后,乱唱歌的国家”。这样的人种怎么会懂得犯罪学呢?于是,威廉先生用他那狼一样的眼睛,从眼镜上方瞪了我一眼,很轻松地问了一句:“你们中国关于犯罪学的典型理论有哪些?” 我死定了! 我可以论述现代犯罪社会学的社会混乱论、不同社会组织论、文化冲突论、亚文化论,现代犯罪心理学中的不同接触论、漂移论、精神分析学说。可是,什么是中国人的犯罪学理论?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 我这个人爱记仇。 每当在灯下写《犯罪太极与犯罪八卦论》时,我总是不自觉地想起威廉先生的这句话。 我在写犯罪太极中阴与阳两种力量。 正气与邪气的相互独立与相互渗透。太极图中阴阳是两条界线分明彼此独立的鱼,人称“阴阳鱼”。但两者又互为包容,太阳的鱼眼为少阴,太阴的鱼眼为少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一点对犯罪学的启示颇多。 萨特尔林德(Edwin H.Sutherland)在不同接触论(Differential Association)中提出社会存在两集团——常规与犯罪(阴与阳)。这两个集团既独立又渗透,犯罪行为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学会的。 大卫·马扎(Mtaza)在少年罪错与漂移论(Delinguency and Drift)中认为正常成年人群中隐藏着许多越轨思想与行为,如在家庭舞会中的饮酒寻欢和伤风败俗,青少年寻求“刺激”而冒险越轨。 弗洛伊德(Freud)在精神分析学(Psychoanalysis)中认为正常人个性动力系统中都存在着伊德(id)即性本能和攻击驱力所组成的原始部门),自我(the ego,控制系统)和超自我(the superego,道德化的自我)。每个正常人都存在犯罪的内在条件,而由抑制系统的平衡所制约。(太阳中有少阴,阴阳均衡为正常人,失衡产生犯罪,即犯罪行为是一种保留或重振心理平衡的尝试,这种心理平衡已经被破坏。) 有代表性的现代化犯罪学流派在阐述犯罪成因与犯罪太极图中的基本原则多有重合接近。反之,太极图中阴阳相互独立,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协调,相互包容,相互转化的辩证法准则是我们研究犯罪规律性的有效法则。 窗外,圣·大卫火车站的灯光像一团黄色的火,天上一颗星星也看不到。但是,挂钟的指针明确无误地告诉我,已是午夜两点了。整个艾克塞特市都进入了梦乡。 我却丝毫没有睡意。因为明天,我就要给威廉先生上课了。 犯罪八卦与四次犯罪高峰 给威廉上课,是上帝的安排。 比尔整年满天飞,这次又去了一个叫毛里求斯的国家。说是去和那里的警察局搞什么“联合硕士点”,谁都知道还不是去挣整个研究所的工资去了。有什么办法,警察研究所是自负盈亏的。 比尔临走前给威廉留了一句话:“好好听听王大伟的《犯罪太极与犯罪八卦论》,在我回来之前,一定要把这本小书印出来。” 威廉是警察研究所的“真做学问的人”。又瘦又干的身材,还长了一个“地包天”的牙(外国也有地包天)。他办事极为认真,每星期总要用密密麻麻的纸给我写一整页“必读书目”。而我总是恭恭敬敬地接过来,看也不看地丢进“棒黑知青点”伙房后面的大垃圾桶中。我知道他是本研究所中唯一的博士,还写过一个专著叫《论警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