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节:1979年30岁的中国(1)



系列专题:《中国现代商业的演进历程:追寻商业中国》

  1979年30岁的中国

  197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改革已经吹响了最初的号角。一些行业逐渐从沉睡中复苏,一些行业则迅猛发展,比如广告业。物价开始松动了,世界更多地注意到了这个正在变化中的东方古老国度。市场营销学这个专业,悄悄地进入了大学的课堂。

  1979年春节过后,何永祺开始在中山大学商业经济专业的高年级学生中开设市场营销学课程,台湾学者王德声和姜显新编写的《市场学》被列为教材。多年以后,何永祺回忆说:“1979年我到肇庆,国家经委在那里开设了厂长、经理培训班,我在那讲市场学。那些厂长、经理听了以后兴致勃勃,差不多每个小组都讲‘学这个东西真有用’。” 1979年秋天,广州的暨南大学正式开设市场营销课。

  这一年,曾在美国沃顿商学院研究生院学习的梅汝和教授也开始在上海财经学院招收市场学方向的研究生,这将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第一代由自己培养的市场学硕士研究生。在上海财经大学的网站里,他们称自己是“中国最早招收营销方向研究生的院校”。中国人民大学也宣称自己是国内最早设立市场营销本科专业的大学。

  不过,中国的这些市场营销专业并没有为中国市场培养出多少实战人才,中国真正的市场营销知识和技巧还要等后来的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带进来。

  无论如何,中国市场这块曾经的冻土开始复苏了。最能直接让人感受到经济在复苏的要算是服务业。外国人也越来越多地到中国来访问,并且记录下了不少自己的见闻。

  30岁的中国

  在阔别祖国31年之后,美国华裔作家董鼎山终于又回到了中国,并开始用他的笔记录他的所见所闻。这位1922年出生于浙江宁波的作家在1947年的时候去了美国留学,先后获得密苏里大学新闻学硕士学位和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硕士学位,在纽约《联合日报》主持过国际新闻版,也曾受聘于纽约市立大学图书馆任资料部主任,成为英美文学兼亚洲部分的资料专家和资深教授。原本打算去美国两年后就回国的他,一别祖国就是31年,直到1978年之后才有机会回国探亲。在美国,他娶了瑞典籍的妻子,有了一个女儿。

  1978年之后,董鼎山的文章中有一部分就是写回国观感的,其中,有对祖国巨大变化的兴奋与欣慰,有对亲朋老友的真情怀念,也有对文艺界、新闻界乃至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的无情抨击。正如作家冯亦代后来所说,这后一点正说明了“他爱国之深使他忧国也切”,虽然“针砭时弊,说出这些肺腑之言对他是痛苦的,但是他不能缄默”。

  1979年的时候他又来到上海。1945年董鼎山从上海圣约翰大学英国文学系毕业之后,就曾在这里的《申报》工作过。在他给美联社的特稿中,他写道:“事隔30年,上海变了样。”董鼎山眼中40年代繁荣的国际大都会上海已经不见了,现在的上海是一个拥挤的中国化城市,虽然并没有失去以前“万国”的味道。

  几乎所有的路名都更改了,广告在那时候虽然已经出现,但还是很罕见。40年代那种商店、戏院、夜总会、酒吧间和跳舞场外的中英文的广告已经见不到了。跑马场成了人民公园,办公楼成了上海市图书馆。法租界昔日的邸宅被分成了小单元房,破旧了很多,有些还亟待修缮。而在40年代,那里曾是有钱人和外国人居住的富人区,现在,这些景象已经消失了。

  但董鼎山也注意到,社会主义中国至少“人人看上去都能吃饱穿暖”,至少董鼎山在上海的五天时间里只看到两个衣着破烂的女人,她们是干活的清洁工。曾经的上海贫民窟闸北区,现在是一排排的公寓房。

  但也有人在上海看到了别的迹象,《巴尔的摩太阳报》的记者迈克尔·帕克斯就是其中的一位。这年的3月26日,他在他们的报纸上写了一篇关于上海的报道,题目是《上海重新出现旧风气和颓废现象》。

 第7节:1979年30岁的中国(1)
  帕克斯写道:“上海正在重新出现它过去的生活习气,有人担心过去的颓废和下流的风气也会出现。”1979年的年轻人已经开始成双结对地走向照相馆,脱下“毛式”服装,换上西方传统的结婚礼服拍摄结婚照。美国、英国和法国的电影每天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观众,莎士比亚的戏剧电影《无事生非》和波士顿交响乐团的门票被抢购一空。年轻人积极学习外语,以期对外贸易的扩大和找到工资高的职业。

  在经历了十年“文革”的清教徒式的生活后,整个中国的生活正在松弛下来。但帕克斯不无忧虑地指出,这些松弛如果过了头,也是比较危险的。在上海,已经出现兜售色情照片的事情;一帮一帮街头闲逛的十几岁青年也让左邻右舍感到可怕;大批旅游者和外国商人的到来,也导致了一些人卖淫。

  上海的《文汇报》说:“如果我们忽视这种‘超自由化’的倾向,它很快会变成时代的潮流,中国的现代化将会落空。”这家报纸又说:“中国要学资本主义的生产和管理技术,但决不仿效它的腐朽生活方式。”但是若干年后,中国社会将远远要比帕克斯或者《文汇报》所担心的更为“腐朽”,社会问题也更为严重,但中国的现代化也并没有落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25310.html

更多阅读

第7节:世界上没有卑微的事情(1)

系列专题:《68岁欧巴桑秘书的成功史:沈夫人致后辈书》  在大成公司,不知道"沈夫人"的人  肯定是商业间谍  为什么不叫全圣姬而要叫"沈夫人"  第一次走进大成公司会长室的人,请记得一件事--表情千万不要太夸张。因为相信大家进

第27节:“信心”在经济中的作用(1)

系列专题:《后危机时代的中国机会(经济篇)》  第十一章  “信心”在经济中的作用  ——访泰德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陈平  我们距离金融风暴结束还有多远?  救市到底救了谁的利益?  我们应从“炉边

第4节:国家博弈——被掩盖的真相(1)

系列专题:《国家博弈下的中国危局:选择和崛起》  但是,历史毕竟不是钟摆。历史的法则需要人的实践来实现。为了矫正历史潮流的方向,我们必须首先反思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历史性谬误。新自由主义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宣

第7节:好口才是一生的财富(1)

系列专题:《改变命运的沟通指南:口才赢就一生》  好口才是一生的财富  在经济发达、信息宝贵的社会中,人们往往根据一个人的说话水平和风度去判别其学识、修养和能力。美国人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把"口才、金钱、原子弹"看成是在世

第7节:婚姻需要讲究资本的‘门当户对‘(1)

系列专题:《开启婚姻幸福之门的金钥匙:嫁人的资本》  婚姻需要讲究资本的"门当户对"  说到嫁人,我们自然会想到一个词:门当户对。  "门当"与"户对"最初是指古代大门建筑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门当"原本是大门前左右的石墩或石

声明:《第7节:1979年30岁的中国(1)》为网友寳親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