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节:1987年时代的英雄(1)
系列专题:《中国现代商业的演进历程:追寻商业中国》
1987年时代的英雄
1987年的9月18日晚上8点57分,北京协和医院5号楼病房,与贲门癌搏斗了4个多月的张秉贵离开了人世。这一年他69岁。计划经济年代的一支火炬熄灭了。 人们对张秉贵的纪念大多是自发的。19日早上,就有不少人来到北京百货大楼糖果糕点柜台前,这些人都是得知张秉贵去世的消息来这里吊唁的。一位神情悲戚的年轻人对赶来采访的记者张念群说:“我是来看看老师傅工作过的地方……我也是服务行业的,14年前,我到这儿买糖果,被乐呵呵、不停地和顾客打招呼的张师傅吸引住了。他抓糖,一把就准;他算账,分毫不差,我看呆了。”这位年轻人一直想拜张秉贵为师,但却始终鼓不起勇气,但在过去的几年中,却始终以张秉贵为楷模,并在张秉贵身上学习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人们对张秉贵过早地辞世感到痛惜,“太让人震惊了,我们原以为还能再见到张师傅的。”“这样的好人,这么早就去了!”“真希望出现更多像张师傅这样的营业员。”彼时张秉贵曾经工作了31年的糖果柜台前,不少年轻的售货员已经接上了班,他们动作规范,服务态度也不错,并且也学会了“一把准”,“一口清”的绝活,这让张秉贵的一些崇拜者感到“心里好受一些了”。北京协和医院5号楼病房里,此时已是人去楼空,但几束由不知名的探望者送来的鲜花却依然被摆放在窗前。 在张秉贵去世前,国务院领导曾派国务院副秘书长白美清前往探访。张秉贵为商业战线树了一代新风,在改革开放中,更需要发扬这种“一团火”的精神。 张秉贵是这一年的“五一”住进协和医院的。探望他的人络绎不绝,除了领导和亲朋好友之外,更多的是他曾经的顾客。9月14日张秉贵的一位顾客解湘陵手捧鲜花前往医院探望,她是代表首都儿童医院几位经常到北京百货大楼买东西的同事来的。虽然被医院人员婉拒,但不甘心就此离去的她还是给张秉贵留下了一封信,信上这样写道: 我是您的一名顾客。1972年当我第一次见到您时,您在柜台里面热情地接待着顾客。当时,我被您热情周到的服务和娴熟的技巧惊呆了。大冬天的,您竟忙得脸上泛着红光,额头上渗着汗珠。我不忍心再给您添麻烦,就默默地站在柜台左侧看您工作,以致忘记了时间。那时,我在外地工作,每次来京,必到百货大楼看您售货。虽然没从您手中买过一块糖,但看您工作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享受,也是一堂为人民服务的教育课…… 更多的人来看张秉贵的原因,是因为张秉贵对顾客太好了,是被张秉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所感动的。 张秉贵是计划经济年代具有高度职业精神的杰出代表,在三尺柜台上,他已经把他的工作做到了极致。即便在临终前的病床上,张秉贵依然还关注着国庆节市场的安排,他对前来探望他的北京百货大楼总经理李恒茂说:“节假日你们这么忙,我真想回去站站柜台,为我的顾客称一称他们喜欢的糖果。”
更多阅读
危机与机会 第8节: 后危机时代的中国机会(经济篇) 目录(6)
系列专题:《后危机时代的中国机会(经济篇)》 ①为什么要到马克思那里寻找金融危机的答案?/159 ②如何用马克思主义来理解这次金融危机?/160 ③如何将1929~1933年金融危机与这次金融危机进行比较?/163 ④本次金融危机的前景
危机与机会 第7节: 后危机时代的中国机会(经济篇) 目录(5)
系列专题:《后危机时代的中国机会(经济篇)》 ①改革开放30年,我们付出了怎样的代价?/125 ②怎样看待飞升的房价与摇摆的工资?/126 ③这次危机的主要矛盾是什么?/127 ④如何打破经济增长魔咒?/129 第十三章 如何从民生角度
剑灵化危机为机会 第5节: 后危机时代的中国机会(经济篇) 目录(3)
系列专题:《后危机时代的中国机会(经济篇)》 第六章 救房市还是救经济? ——访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教授沈明高 救房价不能直接救房价,要从推动经济基本面来考虑,中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进程中,对住房的需求不是问题,经济基
高中物理选修3 1目录 第3节:后危机时代的中国机会(经济篇) 目录(1)
系列专题:《后危机时代的中国机会(经济篇)》 目录 第一章 2009年,中国会怎样? ——访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 2009年,当欧美各国依然在危机中徘徊的时候,我们真的能够走出危机吗?中国政府出台的多项政策,究竟
文明6安装目录 第8节:后危机时代的中国机会 目录(6)
系列专题:《后危机时代的中国机会(企业篇)》 第十五章 碧水源:一个未来企业的样本 ——访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何愿平 金融危机让大多数单纯依靠制造实现出口的企业陷入泥潭,而与此同时,中国的一些高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