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处方药品学术推广:处方药营销实战宝典》
药物治疗错误是最普遍的一种医疗错误,每天都在发生。当护士对患者进行药疗时,每3个不良药物事件(adverse drug events,ADEs)中预计就有一个是因发生药疗错误而引起的。如果护士未阻止约86%的各种潜在错误,此数字还要大。可预防的、会引起伤害或死亡的ADEs有显著的经济后果。另一方面,目前的情况是,医药公司与医生早已结成"利益共同体",所有这些不安全的医疗、药疗以及医药行业总体不良的大环境,已经点燃了人们对医疗和药疗的伦理的呼唤。 WHO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议报告就目标这一项中提出的建议中,其中有两点是:确保在中国生产和使用的所有药品都安全、有效且质量可控;促进医务人员和消费者使用有效性、安全性、适用性和成本效果好,且有高质量证据的药品。

报告还就合理用药中明确提出:临床实践应遵从循证制定的国家标准治疗指南和国家处方集,并与中国的疾病负担相适应,应加强医学及药学本科生的合理用药教育,通过一个由政府主办的,有网络信息和出版物支持的国家药物信息中心,向消费者提供准确的、客观的药物信息,增强对大众的合理用药教育。 中南大学遗传药理研究所与湖南湘雅三院联合建立了个体化药物治疗咨询指导中心。该中心的工作是对医务工作者、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基因导向性给药模式的宣传和教育,以促进个体化用药知识的普及和尽快实施。这是学术推广在国内临床形成影响新的尝试,形成临床合理用药新思路。 造成医疗事故两大罪魁祸首,一是药品生产安全,另一方面是医生用药安全。"药品安全不仅是传统的理化药学概念,既要从临床使用的角度考虑用药的合理性,以防止不良事件,又要从药物政策及社会科学的角度考虑合格药品的可得性(即供得上、买得起、用得上)。让用药者能够充分从药疗中获益,并最大限度地减少药害,这才是用药安全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这是2006年3月17日在珠海召开的珠三角地区合理用药论坛上,我国著名临床药理专家、合理用药国际网络中国中心组顾问唐镜波教授提出的"广义药品安全观"。 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其质量的优劣、疗效的高低乃至于药品的正确使用,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和患者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因此,保证药品质量的稳定和医生及患者的用药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由此可见,这也是企业学术推广全新的立足之点。 医生获取药品专业知识的渠道是有限的,对于药品知识投入学习的时间和经费也是有限的,对于满足社会安全合理用药的现实需求有很大的差距,因此企业更应该看到通过学术推广带来的医护群体知识结构提高对于社会的价值。这也是学术推广能够在未来大行其道的理论空间。 学术推广,企业管理升级 企业自身素质的升级是企业管理的革命,医药企业要想启动学术推广,就必须完成这两次革命。 对于市场来讲,学术推广的开展有利于企业对基层销售平台的根本了解。对于市场来说,学术推广不仅仅体现在为基层服务上,更能体现在市场管理上。 无论是管理地位还是客服实质,由被动提供转换为主动引导的方式,都会是代理制企业在市场控制上化惑的最好方式。 在过去,我们对市场的感受来自我们直接的部下或代理商,而通过学术推广得到市场的真实信息来自最基层的销售代表和处方医生。过去企业对于市场的管理是通过销售实现的,无论对于代理商还是医生,熟悉的只是产品和朝夕相处的一线企业代表,他们对于企业的认识是抽象而不具体,一旦销售队员发生问题,就有可能中断联系。 另外企业通过学术推广不断地强化着代理商、医药代表专业知识的积累,来自市场的专业化水准的提高反过来促进着企业管理方方面面的改变。过去企业放了产品、放了政策就万事大吉,操作简单又有效,而今随着竞争日趋激烈,对企业操作的要求变化了,对于交易也显得复杂显得多样化。不搞学术推广工程,好多的部门都不用建,好多的事多不用管,好多的方法都不用会,好多的钱多不用花,搞了学术增加着企业管理的难度,搞了学术推广才发现营销还是两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