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18个放下忧虑的禅修练习:全然接受》
劳伦斯②(D.H.Lawrence)曾将西方文化描述为一棵被连根拔起的巨树,树根暴露在空气中,"由于无法满足内在更重大的需求,我们正在凋萎。"他写道,"我们切断了内在滋养与新生的重要泉源。"只有重新发现自身的良善真谛,以及我们与所有生命固有的联系,我们才能重生。只有透过与人相互关爱以待、全神贯注于当下的每一刻、觉知身心的欢愉与痛苦,我们的"重大需求"才能得到满足,正如劳伦斯所说的,"我们必须把自己再度植入宇宙中。" 尽管我们生来就有分离感与缺乏自我价值感的迷惘,但我们同样有觉醒能力。当停止与自己为敌,学习以充满智慧的慈悲心来面对生活时,我们便能从迷惘的监狱中解脱出来。本书所呈现的就是拥抱生命的过程,当我们学会彻底接纳自己的生命,便能重新找回伊甸园--这为世人遗忘却又令人珍视的完满、觉醒和爱。 -------- ①僧灿(530~606),禅宗三祖,本为居士,由禅宗二祖慧可赐名,隐居安徽皖公山,著有《信心铭》。 ②劳伦斯(1855~1930),英国诗人、小说家、散文家。出生于矿工家庭,当过屠夫、会计、公司雇员和小学老师,曾在国外漂泊十多年,对现实抱批判否定态度。他写过诗,但主要写长篇小说,共有十部,最著名的是《虹》(1915)、《爱恋中的女人》(1921)和《查泰莱夫人的情人》(1928)。 观照思维 因缺乏自我价值而迷惘
![第15节:缺乏自我价值感的迷惘(12)](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7225616901683.jpeg)
想要解脱自在,第一步就是去辨认那助长缺乏自我价值感的信念与恐惧。停顿几分钟,仔细思考有什么是自己会习惯性排斥推拒的,这会相当有帮助。 我是否如实接受自己身体的原貌? ·生病时我是否会自责? ·我是否觉得自己不够有魅力? ·我是否对自己的发型不满意? ·我是否对自己脸部和身体的老化感到难堪? ·我是否批评自己过胖?过瘦?身材不够好? 我是否如实接受自己心的原貌? ·我是否批评自己不够聪明?不够幽默?不够吸引人? ·我是否会因为心里产生执著的念头而批判自己?批判自己絮絮叨叨又乏味的心念? ·我是否会因为心里生起了恶念,比如卑鄙、批判或好色的念头,而感到羞愧? ·我是否会因妄念纷飞而自认是差劲的修行者? 我是否如实接受自己情感与情绪的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