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18个放下忧虑的禅修练习:全然接受》
然后我发现自己开始祈祷:"祈愿我爱自己、接纳自己原来的面貌。"我渐渐感觉正在温柔地呵护自己,生命的每一波浪潮穿过我心,全都有所归属,也都为我所接纳;甚至是内心恐惧的声音,那不断说着"我一定哪里有毛病"的声音,也被接纳了,并且无法染污这深刻、真正的关爱。 苦难使我们敞开心胸彻底接纳 我母亲与其他几位校友曾因杰出成就而受邀至柏纳学院(BernardCollege),为毕业班的学生发表演说。就在75岁生日之前的某天,她接到了一个来访问她的学生的电话。年轻的记者首先赞美她的成就,说她带领的大型非营利机构帮助了许多受酗酒所苦的人们,贡献非凡。"后来她问到,究竟是什么让我踏入这个吸引人的领域,"母亲后来告诉我这段话时,挖苦自己说,"我告诉这位认真的大学生,‘亲爱的芭芭拉,我一路喝酒喝进去的。‘" 在我小的时候,妈妈常常用酒精麻痹自己痛苦的情绪。逐渐高涨的焦虑和悲伤,使她只能从对家人的爱之中找到人生的意义和目的。然而,到我十六岁时,她已经无法逃避事实,也就是说,我们这些最亲近的人对她的酗酒感到十分忧伤。她过去惯用的否认、偷偷摸摸或试图取悦他人的方法,都已经不管用了。生活完全失控,她已完全跌落谷底。 戒酒无名会(AlcoholicsAnonymous,简称AA)的十二阶段疗程中,把"跌落谷底"视为上瘾症状真正开始减轻的转折点。在戒酒无名会的帮助下,母亲承认了自己的病症,并开始采取对治行动。由于直面痛苦,对自己的不安全感及羞愧感予以接纳并保持开放态度,她又找回了生命的意义。
![第24节:从迷惘中觉醒(8)](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7225638624226.jpeg)
经过多年的康复疗程,她逐渐超越了过去的身份,不再是那个不真实、不值得关注的小女孩;她明白了,寻获归属感并非依赖于努力取悦他人。如今,她的工作态度和对待他人的方式,都出自深刻而真诚的关爱。不过,若想从迷惘中觉醒,她就得停止逃避,并接纳自己的痛苦。 诗人鲁米清楚地看出了我们所受的创伤与觉醒之间的关系。他劝告我们:"别逃避,看着伤口包扎之处,那也是光进入你之处。"当我们直观伤口包扎之处,毫不否认、毫不回避,我们就会更温柔地对待人性的脆弱面。而我们的观照使得智慧与慈悲之光得以进入。 通过这样的模式,剧烈的痛苦就能转化为心灵的洞察力与开放性。几乎所有人都曾面临生命的一切崩溃瓦解的时候,在这样的时刻,我们建构生命的一切信念被迫离开停泊处;我们原以为自己很了解如何生活,然而如今却迷失在暴风雨肆虐的大海中。当暴风雨逐渐平息,我们就能够以一种清新的眼光、惊人的明觉来看待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