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18个放下忧虑的禅修练习:全然接受》
有一天,我去拜访卡尔,看看他情况如何。只见他消瘦的身子深陷椅中,话里带着浓重的厌世与嘲讽。我听他说了一会儿,看到他深陷于过去的悲苦和对未来的恐惧中,于是轻声地问道:"卡尔,到底发生什么事了?你内在最需要关注的是什么?"他眼皮抬了一下,看了我一眼,好像有点讶异,但是马上简单清楚地说:"我觉得自己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他继续描述那交缠身心的焦虑--思绪翻腾、冷汗直流、胸口突然紧缩等。"塔拉,这些感觉甩都甩不掉。每天晚上我总会惊醒,觉得百结缠身,现在大概连肠子都打结了。"聊了几分钟之后,他谢谢我的关心,"能大声说出来,对我真的很有帮助。"

当我们感到迷失时,"列举描述"或"察觉指出"是传统正念修持中另一个可供运用的有力工具,就像卡尔所做的一般。在内心列举描述当下的状态,就像询问一样,能帮助我们以关心和温柔的态度,认清穿流不绝的思绪和感受。例如在从前,若我在演讲之前有焦虑和疏离感,我通常都会停歇一下,问自己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或者到底是什么需要我的关注。我会在内心列举描述自己察觉到的一切:"害怕、害怕、紧绷感、紧绷感。" 假使我注意到自己在担心待会儿的演讲会很乏味或彻底失败,我就继续列举:"觉得会搞砸的想法、害怕遭到排斥。"然后是:"批判、批判。" 倘若我没有这样察觉指出,而是试图忽略这暗潮汹涌的恐惧,那么,恐惧就会随着我上台,然后我就会讲得一点也不自然、不真诚。在演讲前先列举描述自己的焦虑,这样简单的动作能帮助我开启自己的觉性。焦虑也许还是存在,但是在察觉指出的过程中,所培养的关爱和觉知,就足以让我感到更自在。 跟询问的作用一样,"察觉指出"自己的感受,就是给自己一个机会,向内心传达无条件的友善之情。不过,当恐惧生起时,假使我们立刻扑向它:"恐惧,逮到你了!"这样只会制造更多紧张感。将当下的体验列举描述出来,并非企图"逮捕"令你不悦的体验,或者强迫它消失,而是以一种柔软温和的方式说:"魔王,我看见你了。"这种彻底接纳的心态,让我们内在惊恐脆弱的部分很有安全感,而愿意站在阳光下。 在许多传统文化里,"列举描述"扮演了疗愈过程中异常重要的角色。人们相信,无论造成疾病的鬼怪法力有多强大,只要巫医将它们一一说出,这些可怕的鬼怪就会被降伏,无法再控制受害者,治疗的过程由此展开。西方心理学家也认为,心灵中那些无以名状的层面控制了我们的生命。当这些魔罗的力量生起时,只要能够将之列举描述出来,我们就不会再受到控制与驱策,即使只是友善地对待它们,不再害怕,也会削减它们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