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公关传播, 主要出现于传统媒体, 将事先镌写好的软文通过报纸和杂志等传统媒体呈现在消费者面前。 跟负责相关版面的编辑沟通一下, 软文就大摇大摆上了线。而如今, 传播方式已发变化, 新媒体走出了IT泡沫时代的阴影, 气势远胜于从前。他们不甘仅仅成为传统媒体的配角, 逐渐在许多公众事件中起到了新闻发起者的角色。不仅门户网站, 一些行业类的专业网站, 甚至博客网站, 都在公关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就拿去年的伊利酸奶的负面新闻事件中, 互联网媒体表现出了强大的传播能力。门户网站首先披露, 在短短数个小时时间里, 通过转载, 其负面新闻迅速出现在近两百家网站的版面上。考虑到互联网受众大多是伊利的目标顾客, 伊利迅速成立了危机处理小组, 一方面寻求国家权威机关的官方支持, 另一方面花费了大量人力与各网站负责人进行沟通协调, 尽快将负面稿件撤下, 控制事态的进一步蔓延。(这点通常很难控制, 其实伊利这次关键是发现早, 应对快, 如果稍微晚点扩散开来, 就不是撤稿可以控制)在得到权威机关的检验报告支持后, 第一时间将撰写好的正面稿件通过少数几家传统媒体以及众多的网络媒体进行发布, 用有利于伊利的信息占领互联网舆论, 打消目标顾客心中刚建立不久的疑虑。危机处理在短短一周内完成, 伊利凭借迅猛的反应和与网络媒体的权力沟通, 顺利化解了危机, 使得乳品第一品牌的声誉免受损害。此次事件无论从危机发展到危机解除, 都体现了互联网媒体在企业公关传播中的重要地位和关键作用。
如今部分企业的公关部门已经开始分配专人随时进行网络新闻的监测, 以便在第一时间发现企业的负面新闻, 进而快速做出反应。(而迅速反应,乃企业公关另一要诀)
对比传统媒体, 互联网媒体在传播成本、传播速度、传播覆盖度、内容限制度、形式多样度上都具有明显优势。随着博客的迅速普及, 互联网受众更容易从网络上接受到信息, 经过自己的分析和加工, 通过自己的博客或论坛再次传播。而对于企业来说, 二次传播的覆盖面更广, 但成本几乎为零。
当然, 互联网传播也有很多令企业头疼的地方, 那就是网民信息传播的不可控性。现在都是言论自由, 没有谁可以让别人在网络上住口, 只要你有一着使消费者不悦, 看吧, 早晚这家伙会把积怨用文字表达出来。当然, 大多数人的声音是微小的, 除非是舆论领袖或公众人物才能使自己的言论被广泛关注。(错了, 这种情况不一定)也有例外, 那就是企业的做法确实欠妥, 太缺乏专业精神, 再加上这家企业刚好又是万众瞩目的知名企业。比如此前的戴尔和如今的惠普, 都是因狂怒的某用户而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 大丢了自己的脸面。(呵呵, 这就是网络和传统媒体不同的地方, 传统媒体是强者的天下, 网络是所有人的天下) 互联网作为媒体还有让企业抓狂的地方, 那就是竞争对手不怀好意的黑枪。由于互联网对网络信息的监管远比传统媒体宽松, 因此有些商德不高的企业会雇用枪手, 在影响力较强的网站上散播竞争对手的负面信息, 有些的确是竞争对手的难言之隐, 还有些则是无中生有的造谣诽谤。这种丑事在IT界绝不罕见, 近来淘宝和腾迅, 百度和搜狐都闹得不可开交。事实上这种做法对双方都没有半点好处, 攻击方很容易被揭出, 而被攻击方则不愿吃哑巴亏, 奋起回击, 于是在众多网民面前互相揭短、互相攻击, 最终也只会被看作一路货色, 都不咋地。如今社会是竞合的社会, 多想想怎么寻找更多的盈利模式, 做强整个行业实现共赢, 别人就应该不会咬过来, 至少不会太恶毒的咬。 (其实传统媒体也同样存在) 互联网作为媒体的特征和传统媒体有不小差别, 用惯了传统媒体的企业公关人员必须要学习研究, 利用好互联网传播方式的多样性、快速性、再次传播性等特点, 多研究网民的行为习惯, 有效辨别网站用户与自身产品的吻合程度, 使互联网成为公关传播、品牌推广的强大武器!
危机公关, 企业负面信息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