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金融危机下如何找份好工作:赢在路上》
立刻有人提议:"去麦当劳喝杯可乐吧,反正还有两个星期呢,明天再去做调查也没关系。"话音刚落,一片欢呼声,一大半人不见了。 我好羡慕他们,因为他们都是家在广州的人,他们不用付房租,甚至也不用付伙食费,所以他们可以在麦当劳的空调环境高谈阔论到下班回家。 但我不行,我要交房租,我要自己挣钱养活自己。所以我不能进去。
![2017建筑行业该跳槽吗 第11节:第二章 跳槽(7)](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7223736971975.jpeg)
我只能在泰康路市场里面转圈。 起初,我去每一家有玻璃胶的地方寻问一下价格,调查整个市场有多少种品牌的玻璃胶,各自的售价是多少。很快,这方面的资料我全有了,那接下来我还要调查什么呢? 我仔细地琢磨了一下,发现我需要了解这个市场的批发和零售之间的价格比例究竟是怎样构成的。 于是,我又重新去寻价了,这次的问法就完全不同。我去这一家时就问:一支玻璃胶多少钱?去另一家问十支多少钱?再换一家问一百支胶多少钱?一百箱多少钱?我供货给你多少钱你会进货等? 通过反复不断地调查,我发现了批发和零售之间,每一级销售量都是由不同的价格组成的,而且这之间有很强的市场规律性,不是随便订的价格,遵循这个价值规律,就会非常好地控制批发和零售的定价,从而很好地控制整个市场。 再接下来,我发现所有的商铺都会同时销售很多的装饰材料,种类繁多。我想:这些商铺不可能每家都卖一样的东西,他们一定有他们自己赖以为生的独家进货产品和渠道,一旦商家因为要购买这些产品找到他们后,就顺便搭卖一些其它的产品,既为方便客户,又可增加利润,一举两得。 想到这里,我决定要努力把这条街所销售的所有产品的最大批发商都找出来,这样我就知道所有的装饰材料从哪进货了。 其实做这件事也不难:只要认真看谁家的单一品种的货摆放的最多,就知道他的主打产品是什么,再根据价格比较,确认最终的大批发商。只是做这件事需要非常多的耐心和决心,要把所有的商铺全部走遍并认真比较才行。 做完这些事后,我对泰康路和所有的装饰材料已是了如指掌了。但我还是不知道玻璃胶的客户在哪里。 于是,我在最后的几天时间里,每天站在泰康路的路口,看到好象外地来广州采购的客户,就热情地寻问他要做什么?他们有的会告诉我,我就会认真地建议他们去找他们所需产品最大的批发商,并告诉他们的准确地址。当他们惊喜地发现我告诉他们的批发商比他们自己找到的还要好时,他们高兴地回来找我。 感谢我之余,他们才想起问我是干什么,我说我是玻璃胶的销售员时,他们非常佩服,并马上从我这购买一些玻璃胶。就这样,在短短的俩个星期时间里,我超额完成了销售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