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列专题:《私募操盘手的柔性交易哲学:非常交易》
事实上,"世界顶尖百米选手"其实就是一群极端人群,而普通人群则不具有这种极端的特征。在极端状态中,人们往往容易做出与自我本性(本我)一致的确定策略,比如"狗急跳墙"、"逼上梁山"等。可以说,人们的心理与生理对于压力的承受能力都是有限的,当这种压力膨胀到极端的程度,贪婪和恐惧就会"指挥"人们做出非理性与情绪化的举动(或者自认为理性),从而影响市场状态。当股价下跌到了一个相当严重的程度时,自然就存在了反弹的要求,尽管反弹要求并非必然转化为反弹结果,但是即使下跌还要继续,市场也需要"休息"一下再跌,或以横盘整理和缓跌的形式表现出来,通常反弹或反转都是在严重下跌的背景下产生的。原理就是,当股价跌到如此严重的程度时,忍无可忍的筹码采取了割肉止损的行动(忍无可忍是一种心理状态,因忍无可忍而割肉的交易是一种情绪交易),在整个下跌的动能中也有他们的一份"贡献",与此同时,到了此种地步仍然不肯出局的筹码,则往往就是中长期持有的坚定筹码,即使股价再跌,他们也不会卖出,由于长短两种类型的筹码均无抛售的意愿,此时盘口也就自然变得很轻,筹码锁定性增大,一旦环境配合、资金回笼、市场转暖,反弹就自然由此展开,我们指的是在通常的情况下(历史大底、历史大顶只占20%,除外)。由此可见,实际上交易的执行不能总是在非极端状态中去寻找确定性,而是要在极端状态中去寻找、去把握。正如巴菲特就曾说过:"最大的风险来自于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股市和上帝一样,它会帮助自助的人,但和上帝不同的是,它绝对不会宽恕那些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人"。 什么是极端状态,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研究的角度不同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从价值投资角度出发,寻找价值被严重低估的"价值洼地"是一种极端状态,此时的价格具备了高安全边际;从交易技术的角度来说,当抛盘释放完毕,空方力量已如"倦飞之鸟、展翼而毙"之时其实就是"旧力已去,新力未至"的"趁虚切入时机"。事实上,注重基本面与价值的"市场严重出错"和注重技术与情绪的"心理严重出错"两者都是极端状态的表现形式,如果结合起来考虑效果就会更佳。当市场的系统风险释放完毕之后,去选择具有高安全边际的品种、拟合具有高安全边际的价格,通过调仓来进行分仓布局以降低非系统风险,使得每一个部位都能具有安全成本与优势价格……其实这些交易的执行都需要抓住一个首要的前提--在极端状态中寻找确定性。 二、人性特征下确定性最大 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人性的发展相对于科技的发展总是缓慢的,EQ的进步相对于IQ的开发而言,也是缓慢的。宏观上,从世界格局来说,无论科技如何发展,都不能消灭战争与掠夺,地区冲突时有发生,世界并不安宁,微观上,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纠纷、是是非非,也皆因私欲与人性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