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完美拒绝攻略:这句话你得好好说》
1?违背自己做人的原则。 2?不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 3?影响正常的工作状态。 4?违背自己的价值观念。 5?可能陷入关系网。 6?有损自己的人格。 7?助长虚荣心。 8?庸俗的交易。 9?违法犯罪的行为。 习惯于中庸之道的中国人,在拒绝别人时很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障碍,这是传统观念的影响,同时,也与当今社会某些从众心理有关。不敢和不善于拒绝别人的人,实际往往得戴着"假面具"生活,不仅活得很累,而又丢失了自我,事后常常后悔不已;但又因为难于摆脱这种"无力拒绝症",而自责、自卑。其实,学会拒绝的艺术并不困难,下面这些方法是常用的:
![第39节:说‘不‘的窍门(17)](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7222213077064.jpeg)
谢绝法:对不起,谢谢,这样做可能不合适。 婉拒法:哦,是这样,可是我还没有想好,考虑一下再说吧。 不卑不亢法:哦,我明白了,可是你最好找对这件事更感兴趣的人吧,好吗? 幽默法:啊!对不起,今天我还有事,只好当逃兵了。 无言法:运用摆手、摇头、耸肩、皱眉、转身等身体语言和否定的表情来表示自己拒绝的态度。 缓冲法:哦,我再和朋友商量一下,你也再想想,过几天再决定好吗? 回避法:今天咱们先不谈这个,还是说说你关心的另一件事吧…… 严词拒绝法:这可不行,我已经想好了,你不用再费口舌了! 补偿法:真对不起,这件事我实在爱莫能助了,不过,我可帮你做另一件事! 借力法:你问问他,他可以作证,我从来都干不了这种事! 自护法:你为我想想,我怎么能去做没把握的事?你让我出洋相啊。 学会拒绝的艺术,既可减少许多心理上的紧张和压力,又可表现出人格的独特性,也不至于使自己在人际交往中陷于被动,生活就会变得轻松、潇洒些。[=J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