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成功离你有多远:打工心态究竟害了谁》
第二章无处不在的消极打工心态 1.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我只是个打工的“关我什么事,我是出来打酱油的!”是2008年新的网络流行语。 据说,关于这句话最早的出处是前段时间广州某电视台随机采访市民:“请问你对艳照门有什么看法?对某明星又有什么看法?” 某男性受访者从容应答:“关我什么事,我是出来打酱油的!” 这句话在网络间迅速流传开来。“我是出来打酱油的”,表示对某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旁观姿态。 其实,在一些企业或机关团体里,类似于“关我什么事,我是出来打酱油的”口头禅也不绝于耳。比如,“不关我的事,我只是个打工的!”、“这事我管不了,我只是个小职员!”、“这个问题我没办法解决,不在我的职责范围之内”…… 下面来看看人力资源专家严正说过的一个案例,这样的场面是不是经常遇见,或者经常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 朋友想买一台笔记本电脑,于是上网浏览了某些知名品牌的网站,并看中了一款价格为人民币5699元的笔记本电脑。之后便去商场的该品牌专柜去了解,发现标价却是5999元。接待他的是一位年轻的售货员。 朋友问他:“为何你们网站上的价格是5699元,而这里的价格却是5999,是否可以优惠呢?” 售货员答道:“对不起,我们这里没有优惠,但可以送一台喷墨打印机。” “我家里已经有了打印机,如果我不要打印机呢?” “那我们可以优惠200元。” “但你这样说也没有道理啊,不管怎样,你们的售价也不应该高过网站上公布的价格啊!”朋友有些激动。 “那我不知道,反正我们这里不能优惠。”售货员头也不抬。 “为什么会这样!你们经理在吗?” “不在。” “店长在吗?” “也不在!” “如果我在网站上和网友讨论这件事,对你们不是有影响吗?”

“那也没有办法,我只是个打工的!” 本例中的员工,在面对顾客对公司产品政策的不满时,没有及时安抚顾客的情绪,并认真说明缘由和积极想出解决办法,而是推卸责任说自己只是一个打工的。 在职场上,存有类似“我只是个打工的”心态的员工并不少见,他们往往只愿干自己分内的工作,对自认为本职工作以外的事不闻不问或极不情愿参与或承担,对工作缺乏最起码的热爱和责任感。 很显然,案例中这位员工的做法是值得商榷的。因为客户首先接触到的是一线员工而非经理或店长,作为一线员工,展现在客户面前的不仅仅是个人言行,更代表着一个公司的形象,如果把自己仅仅定位于“打工”的,则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降低对自己在工作上的要求,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使自己失去发展机会甚至工作机会。试想,哪个主管会把机会给工作不积极、缺乏责任感的员工呢? 这当中,除了员工自己本身的工作心态外,企业未能给予更多的培训,也要负部分责任。企业加强对员工培训和引导只是外因,更重要的是员工个人必须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