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成功离你有多远:打工心态究竟害了谁》
凡事最怕“认真”二字,当你讲“差不多”时,请你考虑一下,你可以更进一步,不用讲“差不多”的。如果一直“差不多”,最后就会差很多! 彻底告别“差不多先生” 也许在生活中,“差不多先生”对样样事情都看得破、想得开、不计较,能算做是一个“老好人”。不过在职场上,“差不多”的心态却是必须杜绝的,因为每个员工都是团队的一分子,如果每个人都是“差不多”,不仅会导致组织难以获得利润,甚至还会因不慎造成重大事故。

有一家企业引进了德国设备,德国工程师在设备安装调试验收时,发现有一个螺丝歪了,但是它的紧固度没有问题。我们的工程师却认为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所有六角螺丝的紧固度不可能都一丝不差,差不多就行了。德国工程师却坚持说:“不,这完全可以做到。六角螺丝歪了,是因为在拧这个螺丝的时候,没有按规范标准进行操作”。后来的调查发现了是我们安装工人的问题。按照技术操作标准要求,上这些大螺丝需要两个人共同完成,一个人固定扳手,另一个人拧螺丝。可是我们的操作却是一个人上螺丝,另一个人休息。 不少人面对工作总是将“差不多、过得去、慢慢来”挂在嘴边,在这种意识的作用下,工作自然会出一些漏子,而当问题出现后,又总是给自己找借口:“不就是螺丝拧歪了吗,又影响不了大局!”“不就是报表里错了一个数字么,下次注意点就行了。”“不就是文件页码装订错了么,下不为例就是了。”如此等等。 这种“差不多”心态要不得!我们每个人、每个企业都要努力避免陷入到这个误区当中。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多问自己几次“真的可以‘差不多’吗?差的那一点会给自己、给公司、给顾客带来什么害处?”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彻底告别“差不多先生”,真正杜绝“失之毫厘、谬之千里”的工作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