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中国式管理的十大谋略败局:谋败》
王熙凤:派系斗争有什么危害? 赵匡胤:太平天国的案例就不说了。派系斗争必然导致人才的流失和庸才的得势。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提倡以人为本。所谓人才,是有自己的主见与创新,这种素质也决定了真正的人才是很少无条件依附于企业内某个派别。所有的派系都不会喜欢有独立主见的人,对人才的排挤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而那些善于察言观色的小人既无原则,也无主见,唯利是图,最重要的是他们往往视个人利益第一,很少为组织着想,这又是另一种围观的"派系"。因此,派系斗争必然导致企业活力和竞争力的丧失。另外,由于所有的派系都奉行自我利益至上,所以,中国企业功亏一篑往往是派系斗争导致的决策失误。 齐桓公:我觉得,派系斗争未必就是有百害而无一利,适当的宗派斗争对企业应该是有利的,就看你如何引导了。这就是竞争或者权力平衡的基础,对领导者来讲是有利的。 王熙凤:那么,如何控制企业内的派系斗争,使其不至于伤害到企业的根本利益呢?不知道两位企业家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赵匡胤:派系之所以能够左右企业的决策,首先主要原因就是这家企业的当家人在权力制衡方面存在缺陷。其次,企业或组织往往缺乏比较明晰的战略目标和战略管理的能力。由于没有统一的目标与导向,各派系为自身利益来左右企业的目标与导向。最后,就是缺乏一定的约束制约机制。 齐桓公:我觉得,这个问题最终还需要从企业的制度、法规方面解决。任何人为的人事调动、掺沙子、按钉子以及各种权力平衡等手段,只能给下面基层人员的工作增加人为的障碍,不会有利于工作的开展。企业需要建立一定的沟通机制,首先,承认矛盾的存在。其次,就必然有一个正当的、公开的沟通机制,培养"有话当面说"的企业文化,不要"开会不讲,会后乱讲"。建立公司正式的决策机构,树立公司制度和决策的权威性。最后,企业应当培养个体员工独立自主的精神,健全个人的人格机制,使员工认同公司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有自己独立的判断能力,而不是依附于某个派别的精神领袖,这是挖掘派系斗争的根基。 赵匡胤:还有,对企业家来讲,最重要的是必须对企业中的宗派、山头主义长期保持相当敏锐的警觉,一有苗头,就必须断然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否则,像洪秀全那样,深居简出,十几年不理政,没有不出问题的。 王熙凤:对不起,我们今天节目结束的时间到了。刚才两位专家都从各自的角度谈了企业宗派、山头的分析。在节目的最后,我们请两位老总用简单的话,综合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 赵匡胤:任何企业不可能没有宗派、山头,重要的是如何正确地去认识、对待。水泊梁山的宋江把来自各个山头的队伍统率起来成为一支武装,就是很好的处理方法,建议大家认真阅读一下《水浒》,认识山头,承认山头,照顾山头,到消灭山头,克服山头主义等。谢谢大家。
![第9节:拉帮结派,争权夺利--企业派系斗争方面的谋略败局(8)](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7213478160884.jpeg)
齐桓公:对企业家来讲,最重要的是保持绝对的公允,要"一碗水端平",稍有偏颇、倾向,很可能加重企业的内部矛盾,并最终导致企业解体。所以,企业家必须对企业中的宗派、山头主义保持长期、敏锐的警觉,这个问题最终还须要从企业的制度、法规方面解决。多谢大家。 王熙凤:谢谢二位老总的精彩点评,也谢谢在场的各位观众,今天的节目到此结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