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不端行为案例 慎防学术行为“企业化”



学术行为“企业化”,就是将学术活动等同于企业活动,一切围绕利润进行展开。

学术行为“企业化”在现实中有多种表现。

一是一些学术性杂志报刊收取版面费,杂志报刊成了赢利的工具。学术性杂志报刊主要功能应当是为学术研究提供服务,应当主要用于知识和信息的传播和扩散。但现在一些学术性杂志和报刊将自己的功能等同于商业性的杂志和报刊,而知识的传播和扩散倒成了次要的东西,杂志报刊成了有关人员寻租和设租的工具。

二是科研收费评奖。一些学会或机构设立各种名目的科研评奖,名为促进学术研究,实则是以赚钱为目的,奖励的等级与交费的多少成正比例,并喜欢用一些假大空的名号做幌子,借以蒙骗一部分人。

三是跑项目。国家在科研管理方面,通过项目形式,也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现在跑项目成了一些学术研究人员的主要任务。学术带头人就是“企业老板”,所带研究生就是“企业员工”。“老板”跑项目,“员工”在“车间”做项目,最后是进行利润分割。由于从跑项目到最后的项目鉴定,大多环节都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于是,项目产品大多就成了学术垃圾和原有材料的堆积和拼凑,无任何创新价值。

四是学校专业设置完全以市场为导向。学校设置专业以市场为导向,有一定的合理性,如有利于就业等。但学校毕竟不同于企业。企业可完全以市场为导向,但学校是知识的集散地,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应当既要考虑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人才,也要考虑为学术研究的需要培养人才,而不能完全以市场为导向。

|www.aihuau.com|

五是百家讲坛成百姓讲坛。笔者认为,百家讲坛的主要功能应当是学术性的,其受益的观众只能是少数研究群体。但现在百家讲坛大众化,变相追求商业效益,将自己频道的功能与其它频道混同,变成百姓讲坛,这也不符合分工效益原则。百家讲坛这样做,虽然有了局部的经济效益,但失去了整体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学术不端行为案例 慎防学术行为“企业化”
六是收费研讨会。有一些学术机构以各种名义办研讨会,虽打着学术交流的幌子,但实则是谋取金钱利益,对研讨会以企业方式进行运作。研讨会收取高昂费用,参会人员良莠不分,学术交流是形式,主要是进行一些旅游休闲活动。

学术行为“企业化”,本质是学术研究的异化,是借学术的名,从事不利于学术的事,是学术自身对自身的违背。学术行为“企业化”的危害是巨大的。一是不利于学术研究的深化,污染了学术空间。二是败坏了社会风气。三是不利于学术队伍的建设。四是浪费了国家资源。

对学术行为“企业化”要进行综合治理。一是知识人要多一些淡泊之心。有位哲人说,科学之门就是地狱之门,科学的入口也就是地狱的入口。这句话是有一定现实基础的。古人云:读书乃为养正气,位卑未敢忘国忧。如果一个人想立志学术,就应当有一种献身精神,就应当有一种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气概,就应当有一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二是要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国家要加强科研项目的管理和监督,提供公正性和透明性。对一些科研项目成果要公布在网上,供社会监督,借以防止抄袭和拼凑。高校要不断完善职称评定制度,要尽可能减少形式化评定条件,要更加注重学术研究的创新性。对研究生毕业可不要硬性规定发表论文的数量和级别,但要对研究生的毕业论文进行多环节鉴定和严格把关。要不断规范科研评奖,要重视评奖反馈机制的建设,对有疑义的评奖可取消或搁置再讨论。在科研评奖中,要尽可能减少利益相关者的参加和渗透。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23783.html

更多阅读

私事 慎防“私事”影响公司

     尽管目前国内尚未有权威机构表明该如何应对此类私事,但从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的角度上看,要尽量减少企业家“私事”对于公司尤其是公众公司发展的影响,仍然有据可循。  不难发现,在协议订立层面,对于企业家所持明星公司股权的相

经销商招商政策 产品经销商慎防招商陷阱?

      号称“中国招商第一人”的何慕就目前国内盛行的种种招商黑幕接受了记者独家专访。         何慕称,要想成为一个产品的经销商,首先要学会用自己的眼睛看招商,因为无论是对于期望通过招商手段完成产品入市或原始积累

声明:《学术不端行为案例 慎防学术行为“企业化”》为网友册刂除记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