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节:为什么总是别的车道开得快?(14)
系列专题:《我们为什么这样开车:开车经济学》
在公路速度更快的"左车道"上也可以看见"移动的队伍"。你被堵在工程师们所谓的列成"军排"的车辆后面。如果有车辆换到慢车道,你可以在队伍中"向前移动"。如果有人挡住你的路,你会打开车灯或者紧随其车尾。这差不多就像在你排队的队伍前面,有人忘记了移动,你对他轻轻地咳嗽一下,或者拍一拍那个正在做白日梦的人的肩膀。你应该已经注意到,往往我们的做法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整体等待时间,然而看见空当我们仍然很急切地想挤上去。 道路拥挤也颠覆了传统的排队逻辑。虽然我们排队等候,却经常不知道队伍的起止地点。我们又如何判断是否在向前移动呢?无论道路是否经常扮演"传统队伍"的角色,有意思的是,它还是一如既往地影响着我们。大卫·美斯特(David Maister)是"排队心理学"(the psychology of queuing)方面的专家,他有一套关于排队的见解。让人惊讶的是,这些见解用在道路上都很行得通。 比如观点一:"感觉上,空闲时间显得比忙碌时间长。"这说明了为什么杂货店把杂志放到柜台附近,我们在车里也会听收音机,接听电话的原因。或者是观点三:"焦虑让等待时间显得更长久。"想想在参加重要会议的路上或者车缺油的情况下被困路上,你有过这种经历吗?或者观点四:"比起目的明确而且时间有限的等候,漫无目的的等待让时间显得更长。"高速路的工程师因此使用CMS,也就是"可变信息标记"(changeable message signs),用以告诉我们上下班的一段路程需要多长时间。研究显示,如果我们准确地知道等待时间,便很少再花心思在上面。正因为如此,德里的道路工程师在很多交通灯上使用了"倒计时标志",用秒来计算绿灯时间。 同样值得一提的是观点六:"不合理的等待要比合理的等待时间显得漫长。"想一想匝道的距离,这些标记推迟了司机进入高速公路的时间。司机因此很气愤:为什么快车道上的车辆一直在行驶,而我却要在匝道上等待?调查说明比起在快车道上的等待,人们在匝道上等待"更无聊"1.6倍至1.7倍。如果人们对匝道距离的意义(放在第四章讨论)理解得更加深入,等待就不会那么让人讨厌。这又和观点五相关:"没有原因的等待时间比有理由的等待时间显得更长。"因此我们发现道路堵塞没有"来由"时,我们就更加灰心丧气。如果我们知道道路上出了事故或者正在施工,延误的时间会更好打发些。观点八也很适用:"单独一个人的等待比起很多人在等待,时间更长。"调查显示一个人在路上驾驶时,认为节省时间的意义很重大。暗含之意是如果我们群体受到拖延时间的影响,这比起单独一个人来说要小得多。讽刺的是,在高承载车道上,司机的整体驾驶速度都很快。 排队,不论是什么地方的排队,都和我们对时间的认识、我们的满意度甚至是我们的"社会公平"意识,玩起了陌生的游戏。人们常常过多估计排队等候的真正时间,因此在得到服务时也显得十分不满(所以迪士尼乐园在好玩的地方贴出需要等待的时间)。可能你认为对于排队,最重要的是知道前面有多少人在等,但研究显示,"后面"的等待人数也很重要。一项在香港邮局展开的调查发现,如果在他们后面排队的人越多,人们"违约"或者走开的可能性就越小,排除就突然之间显得很有价值。另外一个道理是如果人们感到焦虑(排队时经常如此),他们就更可能向"队伍后面"而不是向"队伍前面"看-他们"不看前面有多少人",而是会想,"起码我比后面人的境况好一些。"
更多阅读
第24节:为什么中国公司喜欢行行都做?(2)
系列专题:《24堂财富课:陈志武与女儿谈商业模式》 陈笛:“为什么他们什么都做?怪不得通程大酒店的服务这些年每况愈下。刚才说常州天合是垂直一体化整合,是为了减少原材料供应的不确定性,但是,通程的酒店、房地产、旅游服务和零售业,有
19栋楼10秒放倒 第29节:为什么总是别的车道开得快?(19)
系列专题:《我们为什么这样开车:开车经济学》 不过明尼苏达州交通部门在2003年的35号州际公路上所做的试验表明:道路工程师的计划再好也只能被搁浅,因为人的行为中潜藏着各种危险,虽然实验将队伍的长度缩短了35%,实际并道车辆的数量也
第28节:为什么总是别的车道开得快?(18)
系列专题:《我们为什么这样开车:开车经济学》 尽管如此,先行插队者的行为也存在弊端:他们遭到别人谴责。没有迹象表明车辆在工作区可以行驶得比常规并路区更快。一项模拟实验显示,车辆行驶通过工作区需要时间更多,这可能是因为在单行
第27节:为什么总是别的车道开得快?(17)
系列专题:《我们为什么这样开车:开车经济学》 本书前言中提到了我在泽西高速路上遇到的情形,在道路工程师那里,这种情形被看做"工作区并道"(work-zone merge)。在高速路上,工作区指最复杂和最危险的地段。尽管有指示牌警告人们如果撞到
第26节:为什么总是别的车道开得快?(16)
系列专题:《我们为什么这样开车:开车经济学》 在拥挤的驾驶途中,实际上更多时间我们都在关注损失而不是收获,这与心理学中著名的 "厌烦损失"理论十分吻合。众多实验都说明,我们用大脑来感受损失。人类记载了大量损失而不是收获。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