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节:为什么你车开得不像你想的那么好?(7)

 第36节:为什么你车开得不像你想的那么好?(7)


系列专题:《我们为什么这样开车:开车经济学》

  所以,不管是不是为了不感到忧虑我们才自高自大,或者不甘于自己只是平庸而没有本事的人,在路上,很多人都认为自己是"超出一般人"的司机(尤其是男性),每个人都似乎下决心维持他们"超出一般人"的看法。我自己不成文的理论是:这起码解释了在美国,为什么调查统计中的司机都认为道路年复一年地变得越来越不文明。在1982年的一项调查中,很多司机都发现多数其他人在路上很"有礼貌",但在1998年开展的同样的调查却显示,没礼貌的司机数量已超出了彬彬有礼的司机数量。

  这和自信心膨胀的人们有什么联系呢?心理学家认为自恋是因为自尊心不足,由此产生的不安定感能导致挑衅驾驶。这很像调查数据显示的结果:男女各自的性伙伴数量是脱节的。对挑衅驾驶行为进行的统计发现,更多人认为自己看见过这种情况,但本人不会这么做。有些人总是自我感觉良好,过多自恋情绪使得路上挑衅行为增加。心理学家进行一个称为"自恋人清单"的调查(在过去几十年里作为社会检验自恋的指标)。该调查研究对"如果我统治世界,世界会更好"这句话,人们作何反应进行调查。结果发现,2006年,三分之二的应答者的分数比1982年的调查分数要高。更多的人比以前"对自己的认识更加正面和得意。"同期,自恋心理也在膨胀,如果调查结果可信,那么道路正在成为一个让人不快的环境。道路是一种需要协同和合作来实现功能最大化的体系,人们都怀有一个共同的想法:"如果我控制道路,情况会更好。"

  如果有人对我们的路上表现做出负面评价,我们就会想办法辩解,或者立刻忘掉它。如果遇到开罚单,我们就抱怨说这不过是警察需要完成的"指标"而已;另外一个司机鸣笛让我们气愤,但他却并不为之惭愧或者感到遗憾;出车祸好像完全是因为运气不好。不过对于多数人来说,负面评价常常不存在。多数时候我们每天驾驶都不会出事,每天我们都高出"平常人"一些。爱荷华大学的认知系统实验室的负责人约翰·李(John Lee)解释道:"做为一个平凡的司机,在自己展现出平凡之前,你可以远远地摆脱这种特点。这是一个问题。反馈意见的症结不在于此。多年来你一直都是个不怎么样的司机,而你从未意识到这一点,因为你从来没有将这一面展现给自己。多年来你驾驶时一边打着电话,一边还说‘打电话有什么危险?因为我每天打两小时,没出过什么事‘。哦,这是因为你一直都很幸运。"

  我们有时为了测试一下自己的车技,甚至差点酿成车祸,而我们却还在安全带上刻上代表成功的"V"。不过心理学专家詹姆斯·里森(James Reason)在《人类的错》(Human Error)中写道:"要避免发生交通事故,经验是一把双刃剑。"问题在于我们在躲避交通事故的同时学会了如何正确避开事故,而不是在事故中学习。不过,在里森眼里,差点出事包含了"出事误差"(initial error)和一个"出错恢复"(error recovery)的过程。这引出几个问题:我们从差点出事中学会了怎么避开车祸,还是怎么避免出错才不至于陷入了这种紧要关头?避开一次小事故足以让我们下定决心避开更大的事故吗?我们怎么从自己的过错中学习,可以学到什么?

  我们从错误中学习什么?最后这个问题也是一个叫做DriveCam的技术公司提出来的。该公司位于圣地亚哥郊区的办公园区,在那里,我用了一天时间来观看"车祸","差点出车祸"以及"吓人的粗心驾驶"的视频片段。这种测试很简单:一个小型摄像头,安置在后视镜上,不断地记录缓冲图像(TiVo放电视时做这种工作),包括外面的景象和司机的表现。传感器监视了车辆的各种受力情况。司机用力踩刹车或者突然转弯,摄像头会记录下动作前后的10秒钟做为参考。视频片段传给DriveCam的分析者来生成事件的报道,如果必要的话,这些视频会用做"教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23556.html

更多阅读

职业生涯规划书前言 第2节:为什么你还没有好工作 前言(2)

系列专题:《为什么你还没有好工作》  看这些道理不难,懂这些道理不容易,按这些道理去做到则是凤毛麟角了。知易行难,具体自己去操作了,才知道会碰到各种各样没有想到的问题,很多时候并不是道理错了,而是执行上的问题。执行的时候我们会

年终总结前言 第1节:为什么你还没有好工作 前言(1)

系列专题:《为什么你还没有好工作》  前言  2007年6月,我写了一篇叫做《你为什么还没有好工作》的文章,之后不知道什么人拿去和孙振耀先生的一篇文章接到一起,传来传去变成了《前HP大中华区总裁孙振耀退休感言》,传阅之广,甚至连我身

第16节:为什么逆耳的话要先说——顺序对效果的影响(7)

系列专题:《不被操纵的秘密:心理操纵与反操纵》  旅行完回家后的第一天,马萨凯拉打电话给我说:“沃利,我们得谈谈,我现在能过来吗?”  太棒了,我想,我们可以回头评估这次旅行,讨论新的计划。我内心充满了期待。然而,这次聚会非但不是好

第10节:为什么逆耳的话要先说——顺序对效果的影响(1)

系列专题:《不被操纵的秘密:心理操纵与反操纵》  §第2章 为什么逆耳的话要先说——顺序对效果的影响  有些时候,两句话先说哪一句看起来都无妨,可你万万想象不到,改变说话的顺序,对别人的心理影响却大不相同,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冷热水

第42节:为什么你车开得不像你想的那么好?(13)

系列专题:《我们为什么这样开车:开车经济学》  "驾驶行为"可以通过先前的驾驶模拟程序、试车跑道,或者研究员手里拿着剪贴板直接坐在车内来测试(不过,这些都不同于真实情境的驾驶)可以通过高速立交桥上安装摄像头,或者通过实验室助理,能

声明:《第36节:为什么你车开得不像你想的那么好?(7)》为网友伊人浅笑醉长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