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我们为什么这样开车:开车经济学》
实际上,道路上的事物比看上去要复杂得多:我们驾车时,眼睛如何欺骗你? 暂时想一下公路的主路上用来区分不同车道的白色线条,猜一猜它们有多长?两个线条之间的空间有多大?第一次听到这个问题时,我猜测的长度大概有5英尺长,两条白线之间的距离是1.5英寸。你可能猜测是6英尺甚至7英尺,虽然准确的长度依情况有所不同,但是按照美国的标准应该是10英尺。而且根据道路上的限速,这些线条可能有12英尺或者14英尺长。看看头顶上的高速路照片:多数情况下,这些线条和车身一样长,或者更长些(平均的轿车长度是12.8英尺)。线条之间的距离遵循3∶1的比例标准,那么,长度为12英尺的白线,线条之间的距离就是36英尺。
![爱护我们的眼睛手抄报 第51节:在路上,我们的眼睛和大脑如何背叛了我们?(9)](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7205349075162.jpeg)
借此打一个简单的比方:我们在道路上超高速行驶时,自己看到的信息并没有全部被获取。你可能会好奇人类如何能够驾车或者开飞机?它们的移动速度超过我们的进化史上经历过的一切速度。自然学家罗伯特·温克勒(Robert Winkler)指出,像雄鹰一样的动物的眼睛都有一种比人眼更迅速的"闪光融合率"(flicker fusion rate)。它们从高处追踪猎物的速度达到每小时100英里。对此简单的解释就是:我们在作弊。我们尽可能使驾驶环境变简单,于是在顺畅宽敞的道路上有意标记出无数标志牌和白线,欺骗自己,让我们相信自己的驾驶速度没有这么快。这是一个牙牙学语的孩子对世界的认识:一片扩大了的景色,各种颜色明亮的物体,车灯不停闪烁,还有防护工具和安全网,这些都可以在我们发挥尚未开发的潜力时保护着我们。 我们驾驶时所看到的视觉世界通常是受损的。斯蒂芬·李(Stephen Lea,埃克塞特大学的研究者)对此做出的解释是:重要的不是我们或者其他事物的移动速度,而是画面在视网膜上扩大的倍数。所以,我们很容易观察到在3码的距离之外的一个人,他以时速6英里的速度慢跑过来;同样,我们要盯住一辆30码以外的车辆,该车正以时速60英里的速度移动,做到这一点也绝非难事-因为我们的视网膜可以达到同样的速度。 驾驶时,前面的画面会有些许起伏波动。物体距离我们很远,或者正在匀速移动,它们渐渐地进入我们的视线,直到面前的车辆发生突然震动,在我们的视线中"隐现"(你可以注意到保险杠上的贴纸:"如果你认得这个,说明你离我太近了")。不过现在,如果车速刚好,直接看前面的路,想想情形会如何?当然眼前一片模糊。我们驾驶的实际环境并没有变小,而是我们实际上没有办法看准确。幸运的是,我们常常"不需要"看着它安全移动,虽然我们可以通过学习了解这一点,道路通过其他方式对我们的视觉系统进行严格考验。 我们坐进汽车之前,道路上的假象已经开始发挥作用。你可能注意过在电影或者电视屏幕上,车轮的辐条有时看上去在"向后"转。这种所谓的车轮效应在电影中可以做到。它们由一串闪光的影像构成(通常是每秒钟24个镜头),即使我们看到的是平稳连续的画面,实际情况也是如此。像舞厅内的舞者被闪光灯捕捉到的短暂瞬间一样,每一个胶片捕捉到一幅车辐条的画面。如果车轮的转动频率和胶片的闪烁率正好一致,车轮看上去就"没有"移动。["我把车里的头灯换成了闪光灯,"喜剧演员斯蒂夫·赖特(Steve Wright)曾经这样开玩笑,"所以,看上去好像我是唯一一个在动的人。"]车轮移动的速度加快时,单个镜头捕捉到的每一根辐条都处于不同位置(比如我们一眼掠过,看到12点钟方向的车辐条,而下一根辐条的位置却在3刻钟方向),所以看上去车轮就像是在向后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