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将危机转化成机会:顶住职场压力》
第二章 深入探究压力与适应力 在20世纪70年代,人类潜能运动利用关于压力的社会研究,宣讲压力的危害。当时盛行的观念提倡"减压",对如何驾驭压力则避而不提。1974年,萨尔的一名研究生给他看了刊登在《家庭圈》杂志上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同样采取上述立场,警告人们提防压力过大所造成的危险,甚至建议读者尽可能不要在严重堵塞的高速公路上驾车。尽管大多数人都不愿意遇上交通堵塞,但为了上班或参加其他重要活动,我们通常别无选择。 萨尔的亲身经历和调查结果都与这篇文章的观点相矛盾。他在研究中发现,富有创造力的人往往主动寻求富有意义、令人满足的全新体验,而这种体验有时必然会给他们造成压力。许多例子表明,这样的人在巨大的压力下反而做出了他们一生中最大的成就。以米开朗琪罗为例,当时罗马天主教皇命令他离开佛罗伦萨、脱离他的雇主--美第奇家族,前往罗马雕刻《圣母怜子像》并为西斯廷礼拜堂绘制穹顶画,这令他很不高兴。尽管一方面承受着工作条件造成的巨大压力,一方面又十分渴望回到佛罗伦萨,米开朗琪罗仍然创造了直到今天仍令整个世界叹为观止的奇迹。这段看似自相矛盾的逸事令人难以解释,于是,萨尔和他的研究团队提出了这样一个假设:充满压力的变化对人产生的影响是积极还是消极,要取决于当事人如何应对。从此,他们踏上了一条富有挑战性的研究之路,最终揭示了坚韧性如何提升适应力的秘密。 研究项目之一:伊利诺伊州贝尔电话公司

为了证实他们的假设,萨尔与他的研究团队需要选取一组经常遭遇骤变的人作为研究对象。萨尔的朋友卡尔·霍恩当时在位于芝加哥的伊利诺伊州贝尔电话公司(以下称"IBT")担任行政副总裁,萨尔向他求助,希望能让IBT的管理层同意这项研究。卡尔为一项划时代的研究打开了大门,在这项研究的基础上,萨尔开始探究不同的人如何应对压力。当时IBT面临企业重组,正是进行该研究的大好时机。美国电话电报公司(以下称"AT&T")及其子公司当时是联邦政府控制的垄断巨头,其特殊地位使其不仅免于竞争,而且不必依赖于关注盈亏状况的投资者。但是,为了使产品与服务加速升级,外界力量迫使政府对"贝尔大妈"解除管制,从而开放竞争。正是这一过程为我们如今熟知的长途通信与互联网工业铺平了道路。 解除管制与飞来横祸 1975年,在IBT和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的资助下,萨尔与他的研究团队开始了一项历时12年的研究项目。他们每年对研究对象进行访问,测试他们的心理与生理健康状况,评估他们的工作表现。他们共计研究了大约450名IBT的男女主管、经理与决策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