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外企HR经理揭开职场生存秘笈:职商》
大家听了哈哈大笑,我想起董薇马丁王颖一干人,觉得还真是那么回事,于是继续打破沙锅问到底:"那行政部的怎么样?" "最没分量最窝囊的人呗。"谢冰道,"琐事最多,功劳最小,因不被承认,被人看不起,所以这群人内心最畸形。" 我想起艾丽尔,感觉不到她怎么窝囊;还想问采购物流商务企划,新郎新娘已经过来敬酒了。 4. 外企的天花板 婚礼只是形式,接受完新人的敬酒道完自己的祝福也就意味着可以离开了。谢冰说:"要不就去美罗城那边一茶座吧。" 找个位置坐下来,顿觉无比舒坦。我说:"现在喝不喝什么也都无所谓了。"林菲点了茉莉花,我说:"那就都茉莉花吧。"趁林菲走开上卫生间时,谢冰忽然对我说:"没发现小宋对林菲还存在幻想呢!" 林菲好像已经有方向了--其实,我觉得小宋毕业后混得很不错呀--从他说话的口气看得出,他活得很明白。难怪人家说国家单位还是比较重视学历的,陆梅不是说马上要提副经理了吗?" 谢冰笑道:"你自己不也早提了吗!" 给她这么一说,我也笑了起来:"咱们外企这个经理,两样的!外企积累的是工作经验而非人脉,更不是职位官衔。外企是为工作而工作,但是工作经验是很容易学会的,最多5年就够。但是年龄到了一定时候,人脉比工作经验就重要得多了!面对着汹涌而至的80后甚至90后,我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外企天花板。" "哪里都有天花板。"谢冰道,"国企是要讲政治的;外企相对公平,这就是我喜欢外企的原因,而在国企是要很清楚你站在哪一段,你站错就没有机会了,我不喜欢站队。" "但是不在这里站队,就得到别处站队。很多人在外企做到一定程度,前面就没路了。 谢冰道:"并非是外企都这样,也并非是国企都这样,还有这是行业的差别。" 林菲已经回到座位上,说:"你们在谈论什么呢,搞到整个行业了!" 我说:"就拿林菲的职业,就比如一个小学老师, 她的活动范围是整个教育事业--国企的空间是这个行业。" "为什么外企不是呢?"谢冰问。 "国企的人脉和经验是一直延续的,而外企的辞职意味着重新开始。"我说。 "除非这个行业只有这么一个企业,而且一个人辞职从来不会跳到一个毫不相关的行业去的,实际上你会觉得其实每个行业的圈子也很小。"谢冰继续说,"当然我不否认,经过这么多年的市场经济改革,很多差的国企都淘汰掉了,大浪淘沙,留下来的都是一些大型国企--对了,现在流行叫央企。能进央企固然不错,可是我觉得更重要的还是自己的职业定位问题。" 我说:"理论性的东西估计还是谢冰手上多了,我几乎没什么长进。" 谢冰道:"也都不过是那一套流程,当今世界有谁真正把HR管理悟透了?"
![讨薪只领回3箱酒 第42节:培训(3)](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7201083694332.jpeg)
我说:"但是就像我毕业实习那时候一样,同样的理论同样的话,咨询顾问说出来就是真理,公司自己人说出来就是白话。前一阵我们老板还问起过管理职人员培训的问题呢,我联系过几家咨询公司,偏偏把你们给忘了。" 谢冰道:"企业家和管理学家出发点和做事风格是不一样的。" 我说:"羡慕你们还能这么上层建筑,我呀,天天跟上海市政策法规打交道,动不动就被人问住,麻烦死了!"